汤若望执掌钦天监,精通天文历法,自然也有一席之地。
医科反倒让朱有建舒展了眉头。
李时珍家族世代行医,一部《本草纲目》名震天下,若能将其族人尽数招致,无异于医科注入一剂强心针。
更别提宫中数百御医各有所长:
沈自明专治疑难杂症,总能在绝境中开出良方;
龚居中精研肺痨,被称作痨病克星;
傅山男女病症皆通,人称"圣手";
喻昌钻研伤寒,对张仲景的学说领悟颇深。
想到此处,朱有建猛地将书册拍在案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出来:
"来人!即刻拟诏,广纳天下贤才!农科、医科更要着重标注!"
殿外侍臣应声疾走,脚步声与他急促的心跳声交织,仿佛预示着一场改变大明命运的风暴即将来临。
朱有建立于宫墙之下,望着天边翻涌的晚霞,指尖在青砖上无意识地敲击出鼓点。
案头罗列的火器世家名录在暮色中泛着微光——
赵世祯家族的火器改良巧思、徐光启家族的西学东渐之智、李之藻家族的精研测算之能,还有孙元化、毕报康、张焘等家族薪火相传的制器秘术,每一个名字都像沉睡的星火,亟待唤醒。
"孙元化..."
他轻声呢喃,暮色里的声音带着一丝喟叹。
这位因吴桥兵变蒙冤的火器奇才,此刻正被锁在历史的桎梏中。
朱有建摩挲着腰间玉佩,眼中闪过锐利光芒:
得寻个良机,撕开这层蒙冤的迷雾,让能工巧匠们再无后顾之忧。
还有袁崇焕,那个在宁远城头浴血奋战的身影,竟因后金的反间计魂断刑场。
朱有建想起此事,胸中便腾起无名怒火,他与毛文龙孰是孰非,定要查个明白。
晚风卷起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朱有建转身望向灯火渐起的宫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历朝历代,哪缺过经天纬地之才?
不过是朝堂昏聩,让明珠蒙尘罢了。"
他猛地握紧拳头,指节泛白,
"从今日起,这大明的朝堂,定要成为贤才的沃土!"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更漏点声,惊起一群夜枭,扑棱棱的振翅声里,仿佛能听见新时代破土而出的轰鸣。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