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就是两部门积怨已久的必然——
吏部每敲定官员考核结果,都察院御史便甩出桩桩件件似是而非的旧事,在朝堂之上将吏部的决议驳得体无完肤。
这场暗斗可追溯至嘉靖年间的两次国本之争,自那时起,两部门表面虚与委蛇,实则早已貌合神离,关系脆弱得如同薄冰,稍有风吹草动便有碎裂之险。
兵部的态度则更显扑朔迷离,内部竟裂成三派。
与李邦华沾亲带故的势力秉持中立,含糊其辞;
支持都察院的不过是些无足轻重的小吏,真正手握实权的官员却旗帜鲜明地反对。
他们言辞激烈,振振有词:
“陛下移驾皇庄,分明是为大明军事筹谋!
如此心怀武功的圣主,才是重振大明雄风的希望!”
在这些官员眼中,阻挠皇帝移驾之举,无异于自毁长城,愚蠢至极。
各方势力在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一场关乎朝局走向的博弈,正愈演愈烈。
通政司与翰林院态度的陡然转变,着实令人如坠云雾,摸不清头脑。
遥想嘉靖、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彼时他们坚定不移地与文官集团并肩而立,可如今却悄然中立,也难怪陈良谟满心都是疑惑。
这两个衙门平日里自视清高,官员们怀揣着在朝堂上一展身手的抱负。
按理说,此次都察院牵头之事,他们应是积极响应才对。
或许是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局势中的暗流涌动,又或是有着难以启齿的隐衷,才做出了这般置身事外的选择。
在这复杂的朝堂之上,每一个决定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考量,而他们的中立,或许只是这场权力漩涡中的一抹微妙色彩。
谁又能知晓,这中立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盘算与挣扎,又会对局势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