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王”拓跋干部族联军还要利用西夏国和契丹人的身份,巧妙地利用各种手段,如散布假情报、制造假象等,让两支大军都误以为对方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从而逐渐靠近预定区域。
计划已定,接下来便是付诸实践之时。西南王拓跋干果断下令,将部落中的大部分人员与物资迅速转移至周边的附属城堡中藏匿起来。这些附属城堡分布在四周,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拓跋干深知,面对强大的西夏国大军,正面冲突绝非明智之举。因此,他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利用附属城堡的优势,对敌军进行骚扰和打击。
在下达命令的同时,拓跋干还详细地分配了各个附属城堡的具体作战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劫掠西夏国大军的粮草。粮草对于军队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失去了补给,敌军的战斗力将会大大削弱。
此外,拓跋干还特别强调了“斥候”和小股部队的作用。这些灵活机动的队伍将负责侦察敌军的动向,并在适当的时候发动突袭,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一切安排妥当后,拓跋干对接下来的计划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一定能够成功解决西夏国大军的胁迫,保卫自己的部落和家园。
三天之后,西夏国大将军尉迟恭就点起两万兵马,浩浩荡荡向“西南王”拓跋干的部落而来。
西夏国实行的是一种特殊的兵役制度,被称为“征召制”。这意味着当西夏国面临战争时,国主会向战争附近的部落发出“征召令”。这些部落接到征召令后,其头领必须亲自率领部落的士兵,并且要自带足够的粮草和给养,加入西夏国的大军,参与战争。
在大军开拔之时,“传旨官”和“斥候”首先抵达了西南王拓跋干部落。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将西夏国主的圣旨传达给西南王拓跋干。当他们到达部落时,众人纷纷聚集在一起,期待着圣旨的内容。
“传旨官”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众人皆跪地聆听。
“传旨官”庄重地展开圣旨,高声宣读道:“西夏国主有旨,命西南王拓跋干带领部族士兵,准备好十万石粮草和给养,迅速汇合进‘清剿大将军’尉迟恭大将军的大军,一同前去清剿潜逃进西夏国的契丹人大军。”
待圣旨宣读完毕,西南王拓跋干赶忙起身,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对“传旨官”和“斥候”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西南王拓跋干热情地邀请传旨官和斥候们进入“金帐”,摆上丰盛的酒宴,亲自为他们斟酒夹菜,态度十分恭敬。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西南王拓跋干趁着众人微醺之际,悄悄地将一袋子金子塞到传旨官的手中,并低声说道:“还望大人在回去复命时,能多美言几句,我这里实在是困难啊!”
“传旨官”心领神会,微笑着点头答应。接着,拓跋干又将一些金子分给了“斥候”们,同样叮嘱他们在汇报情况时多说些好话。
酒足饭饱之后,“传旨官”和斥候们起身告辞。临行前,他们特意去巡视了一下拓跋干的部落。只见部落内到处都是伤员,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严重。原本应该是生机勃勃的部落,如今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一片凄凉景象。
然而,由于收了拓跋干的金子,传旨官和斥候们并未将这些真实情况如实禀报。他们回到京城后,按照拓跋干的要求,向皇帝和大将军尉迟恭汇报说西南王的部落虽然有些困难,但仍然能够凑齐 五千士兵和五万石粮草。皇帝和“大将军”尉迟恭,听信了他们的话,对“西南王”拓跋干的表现表示满意。
这道圣旨对于西南王拓跋干来说,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挑战。他曾经也是打过不少硬仗的将军,深知战争的残酷和艰难,但作为部落的首领,他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立刻召集各部落头领,长老和将领们进入“金帐”商议,开始分配各部落筹备出征所需的粮草和给养。
同时,拓跋干也下令让各部落头领带领各自部族士兵们加紧训练,提高战斗力。他知道,面对强大的契丹人大军,只有团结一致、英勇作战,才能取得胜利。
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西南王拓跋干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他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每个士兵都能得到充足的粮草和给养。同时,他还鼓励士兵们保持高昂的士气,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敌人。
最终,西南王拓跋干带领着他的部族士兵,带着充足的粮草和给养,准备与缓缓而来的“清剿大将军”尉迟恭大将军的大军汇合。和其他收到“征召令”的西夏国部落一起组成六万多人的联合清剿大军,共同踏上了清剿契丹人大军的征程,为保卫西夏国的领土和人民而战。
当两支大军终于进入这片区域时,准备好的计划才刚刚开始。部族联军暗中操纵着局势,让双方的军队在不经意间发生冲突,引发激烈的战斗。
战斗一旦爆发,就如同一股无法遏制的洪流,双方士兵都被卷入其中,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喊杀声、兵器相交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血腥和死亡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他站在远处,冷静地观察着这场残酷的厮杀。他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某一方获胜,而是要让双方都遭受重创,最大限度地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场上的伤亡数字不断攀升,双方大军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如山。
最终,双方都意识到继续战斗下去只会带来更多的损失,于是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维持对峙的局面。而这正是他所期望的结果——通过这场精心策划的引导,他成功地让双方大军造成了大量的“减员”,使得他们都无法轻易发动新的攻势。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最终决定派遣使者前往西夏国和契丹族,向他们表明自己的中立立场,并表示愿意为双方提供一定的帮助,但不会直接参与战争。
此外,他们还决定加强部落的防御,增派人手巡逻边境,提高警惕。同时,他们也会积极储备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拓跋干、拓跋静怡和拓跋丹阳族长共同表示,他们将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个艰难的局面,保护好自己的部落和族人。
喜欢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