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飞回答,“正是小弟,除了我之外,另有两位豪杰,聚集了一百多人,在此劫掠为生。”
杨林听完这话,再看着眼前这位火眼狻猊,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同样是落草为寇,杨林显然混得更出色。
广袤八百里的梁山水泊,如今已拥有万余兵力,装备精良,训练有序,连官府都忌惮三分。
在整个山东、河北地区,能有这样的规模与气势的山寨屈指可数,即便放眼全国,也是罕见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梁山现在打出的口号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被百姓视为劫富济贫的英雄。
如今杨林在梁山聚义厅占据重要位置,深得寨主徐悟锋的信任。
之前杨林与邓飞合作时,仅能算作普通的拦路抢劫,虽然尽量避免伤害性命,但与现在的梁山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两者之间在理念上有着天壤之别。
杨林微微一笑,想起了一件要事,便开口问道:“兄弟能否告知,贵寨的两位豪杰尊姓大名?”
邓飞答道:“寨主兄长名为裴宣,祖籍京兆府,原是本府六案孔目,精通文案事务。
他为人忠诚正直,聪慧机敏,从不敷衍了事,乡民称其为‘铁面孔目’。
此外,他还擅长枪法、棍术及剑术刀法,智勇双全。”
“去年年末,朝廷派遣一名 ** 官员至此地,寻衅滋事后将其流放沙门岛。
当时我恰好赴山东处理事务,遇此变故,便出手 ** 了押送的差役,救下裴宣,并因其年长推举他为寨主。”杨林点头表示认可,但心中对这位铁面孔目并无印象。
邓飞接着说:“另一位兄弟名叫孟康,祖籍真定州,擅长打造各类船只。
因不满催逼而误杀提调官,被迫隐入山林,直至去年才与我相逢,如今也加入饮马川。”
杨林听后眼前一亮,此次前来饮马川正是为了结识这位技艺非凡的孟康。
他的造船才能一向闻名,应属一流。
杨林随即说道:“能否为我引见这两位义士?”邓飞爽快回应:“自当如此,请随我进寨叙话。”
……
不多时,一行人抵达山寨,裴宣与孟康已接到消息,得知邓飞来访,遂出门迎接。
经邓飞介绍,杨林与二人相识。
他先打量起孟康,见其仪表堂堂,肌肤细腻白皙,难怪被人唤作“玉幡竿”。
再看裴宣,果然气度不凡,体态富态而沉稳,虽落草为寇,却毫无粗鄙之气。
裴宣作为寨主,热情邀请众人入厅落座,并命手下备办酒食款待。
酒席间,邓飞留意到杨林穿戴考究,尽是上等绸缎,分明是一位富贵公子。
身旁更有十名护卫随行,个个健硕有力。
多年未见,杨林已非往日模样,据说此番是为购马而来,难道他攀上了什么显赫人物?邓飞心中暗自揣测,忍不住问:"杨林兄,这些年来您在何处谋生?"杨林微微一笑:"现下我在山东一带活动。”邓飞听后感慨:"那里倒是块福地啊!"裴宣点头附和:"去年我被流放沙门岛,途径山东时听说济州有座梁山泊,连官兵都败于他们之手,如今声势浩大,确有此事吧?"孟康接话:"我也有所耳闻,那梁山泊义薄云天,替天行道,惩恶扬善,从不欺凌百姓,堪称绿林楷模。”
杨林见三人对梁山泊颇为赞赏,便坦诚道:"诸位或许不知,我如今正是梁山泊首领,在聚义厅占有一席之地。”邓飞、裴宣、孟康皆大惊失色。
邓飞急切地抓住杨林:"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攀上了贵人,没想到竟是梁山泊!既如此,为何不带上我这位兄弟?"杨林朗声大笑:"实不相瞒,此次北上来此,一是为山寨采购战马,二是特意为三位而来。”
"为咱们而来?"三人疑惑不解。”我家寨主早就仰慕三位威名,特邀请上山 ** 大事,不知三位意下如何?"杨林此举深谙人情世故,他本只为孟康而来,但眼下饮马川除孟康外还有邓飞与裴宣。
若直言只为孟康,恐让二人产生隔阂,于是改变了措辞。
裴宣、邓飞、孟康闻言均面露喜色,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梁山泊乃赫赫大寨,宛子城、蓼儿洼环绕四周,烟波浩渺,兵强马壮,远胜饮马川百倍。
北地民风剽悍,劫道之事并不容易,如今有了更广阔的天地,三人自然满心欢喜。
裴宣立刻说道:“我在寨中也有百余部下,财产大致能装满七八车,粮食草料暂且不论。
若贵寨不嫌弃我们身份低微,我愿带领众人投奔梁山泊。”
邓飞与孟康闻言均表示赞同。
尽管邓飞和孟康未多言,但裴宣本为孔目,因遭上级构陷,被流放至沙门岛,那地方犹如人间炼狱,进去的人鲜少能活着出来。
他对沙门岛的险恶早有耳闻,此次得邓飞相救,便毫不犹豫地上山落草。
如今得知有机会加入梁山大寨,自然更加坚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