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出征的梁山大军,百姓眼中充满期待,希望他们旗开得胜,一举击溃官军,确保自身平安。
待徐悟锋与众头领策马出西城门,欢呼声震天,无数百姓齐呼:“徐寨主必胜!梁山泊必胜!杀尽贼寇不留余孽!”
这一幕展现了民心所向!
徐悟锋向百姓抱拳致意,引发更热烈的喝彩。
抵达军前时,四万大军已整齐列阵,将士们严阵以待,军阵规整,旌旗猎猎。
众人目光聚焦于徐悟锋,满载狂热与虔诚。
徐悟锋感受到这份注视,内心激荡起万丈豪情。
清晨,一道刺目的剑光划破长空,那是徐悟锋拔剑而起,朝着天空奋力一挥,朝阳的光辉映照其上,闪烁着夺目的银芒。
“将士们!”徐悟锋高呼,“贼人残暴,欺压百姓,如今我梁山泊秉承天命,替天行道,惩恶扬善!”
“此战必胜!”
“必胜!”
“必胜!”
“必胜!”
四万将士齐声回应,手中的武器高举过顶,呐喊如雷,仿佛要撼动苍穹。
周围的劳役与民壮也挥舞着手臂,脸上写满愤怒与坚定。
他们因深仇大恨而表情扭曲,血脉贲张,誓要与官军决一死战。
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响彻郓城县上空,甚至传至城外数以万计的流民耳中,众人纷纷加入,声浪直冲云霄。
群雄听闻这激昂的呼声,热血沸腾。
梁山泊的宗旨便是伸张正义,今日所见正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许贯忠感叹道:“朝廷昏庸无道,我梁山泊以仁义立世,民心所向,何愁不克?”
吕将激动得脸色通红,攥紧拳头表态:“寨主心系百姓,即便将来君临天下,我也甘愿赴汤蹈火!”
“出发!”
随着徐悟锋一声令下,卞祥与山士奇率领军马,浩浩荡荡奔赴战场。
高俅在济州按兵不动,静候刘梦龙的水军支援。
然而,徐悟锋无意让他如愿,四万兵力对阵十万人马,他亦信心满满。
济州城中,高俅原本打算等待刘梦龙水军会合后夹击梁山。
但一道来自皇帝的圣旨突然改变了局势。
这份由赵佶亲笔书写的诏书语气严厉,催促高俅速速平定叛乱。
同时,他还得知蔡京已被罢免回乡的消息。
这位曾权倾一时的 ** 如今遭罢黜,让高俅感到措手不及,内心震惊不已。
赵佶的圣旨一下,高俅立刻行动起来,唯恐在特殊时期被他人指责畏缩不前。
他立即指挥大军向郓城县进发,甚至来不及等待刘梦龙。
尽管表面上高俅显得傲慢,但在张叔夜的提醒下,他想起了梁山上的林冲、呼延灼和关胜等猛将,不敢掉以轻心。
他精心部署军队,任命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为主先锋,郑州都监陈翥为副先锋,陈州都监吴秉彝为正后卫,许州都监李明为副后卫。
唐州都监韩天麟与邓州都监王义负责左翼,洳州都监马万里与嵩州都监周信负责右翼。
中军由酆美和毕胜两员大将辅佐,高俅亲自担任元帅,全副武装监督全局。
战鼓响起,各路军队开始行动。
行军三十多里后,进入郓城县境内,很快便遭遇敌军巡逻部队。
骑兵队逐渐靠近,约三十多名骑兵,头戴青巾,身穿绿袍,马匹装饰着红缨,两侧挂着铜铃,身后插着雉尾,手持银杆长枪,装备轻弓短箭。
领头的将军旗号清晰可见:“梁山泊义士没羽箭张清”。
左右分别是龚旺和丁得孙,迅速接近高俅大军,距离约百十步时勒马返回。
前锋将领见状未得命令不敢出击,消息传至中军,高俅亲自来到阵前观察。
然而,张清再次来袭。
“何方贼寇竟敢冒犯本官!”高俅大怒,正欲下令追击。
身旁的谋士贾居信熟知梁山首领,说道:“太尉,此人背囊中皆是石子,专射无备之人,不宜正面交锋,只需大军推进,他们自会退去。”
“就依你所言。”高俅随即下令继续行军,避免直接战斗。
张清连续 * 扰三次,见高俅并未派遣大将迎战,仅以重兵压制,最终无奈退回。
高俅的大军再行五里,忽闻前方山后传来锣声,转出一千名盾牌兵。
为首的四位步兵头目是黑旋风李逵、没面目焦挺、八臂那叱项充以及飞天大圣李衮,直扑而来。
这一千名盾牌兵在山坡下一字排开,两侧盾牌整齐排列。
高俅见敌军人数不足千人,立即指挥前军发起猛攻。
李逵等人见高俅大军气势逼人,带领步兵分两路撤退,手中蛮牌倒提,绕过山脚遁去。
高俅的大军追至山口,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坦的原野展现在面前。
贾居信观察后急切说道:“梁山已组建骑兵,此处地形利于骑兵作战。
太尉应命前军停追,稳扎阵脚,再向郓城县推进。”
高俅想起之前呼延灼被梁山俘获之事,又望向四周开阔地势,若梁山铁甲骑兵突袭,前军恐难抵挡,急忙命令停止追击,就地布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