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十五分钟内结束。李云龙踢开翻倒的汽油桶,发现下面竟藏着部野战电话。他示意懂英语的文化教员过来,抓起听筒递了个眼神。
"Hello? This is Charlie Company...We're under attack!"文化教员捏着鼻子,模仿美军通讯兵惊慌的语调,"Request immediate support! Chinese are everywhere!"
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英语询问。文化教员按照预案继续表演:"They have tanks! I repeat, they have—"突然猛砸话筒,制造通讯中断的效果。
李云龙满意地拍拍他肩膀:"够美国人忙活一阵子了。"转向正在搜集弹药的战士们,"把重武器都带走,剩下的浇汽油烧了。留几个完好的钢盔...有用。"
队伍继续前进时,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李云龙命令全员隐蔽在路旁的松林里,自己带着干部们研究下一步行动。缴获的美军作战地图比总部提供的详细十倍,连羊肠小道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看这里。"林向阳指着一条虚线,"这是日军当年修的货运索道,直通山顶矿洞。美军肯定修复了..."
陈书怀凑过来,破碎的眼镜片后闪着兴奋的光:"我们可以逆向利用!从索道潜入核心区!"
"太冒险。"赵刚摇头,"一旦被发现就是活靶子。"
李云龙没说话,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扫视。突然,他注意到某个不起眼的注记:"这个'L形工事'是什么?"
"应该是防空阵地。"林向阳对比着等高线,"正对苏联方向..."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李云龙脑中成形。他抓起半截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弧形箭头:"声东击西。派小部队佯攻防空阵地,主力从索道突袭。等美军增援时..."铅笔重重戳在矿洞位置,"炸他娘的!"
正午的阳光毫无温度,松林里的战士们挤在一起取暖。炊事班用最后的小米熬了稀粥,每人能分到小半碗。李云龙把自己那份给了伤员,独自走到僻静处啃冻硬的炒面。炒面里掺了锯末,嚼起来满嘴木屑味,但总比饿肚子强。
"师长..."小吴悄悄跟过来,从怀里摸出个烤土豆,"崔大娘塞给我的..."
李云龙掰开土豆,热气在寒风中瞬间凝结成白雾。他硬把大半截塞回小吴手里:"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忽然听见松枝断裂的脆响,右手立刻按上枪套。
"是俺..."金大爷拄着猎弓钻出灌木丛,身后跟着几个穿白衣的朝鲜游击队员。老人胡须上挂满冰晶,但眼睛亮得惊人:"找到索道了...美军在站台装了新式机枪...会转圈的..."
"多管机枪?"李云龙比划着。
金大爷用力点头,从怀里掏出块木炭,在雪地上画出简易示意图。原来美军在索道终点安装了M45四联装机枪塔,射界覆盖整个平台。
"有办法解决。"李云龙转向通讯兵,"通知老周,天黑前带爆破组到3号集结地。"
太阳西斜时,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十五度。战士们呵出的热气在眉毛上结成霜花,枪机冻得需要用力才能扳动。李云龙逐个检查伪装,给几个冻伤严重的战士换上缴获的美军皮靴。这些靴子虽然笨重,但防水性能远超布棉鞋。
"记住行动顺序。"他蹲在雪地上用刺刀画示意图,"爆破组先解决机枪塔,突击队控制索道站,技术组跟着我直扑矿洞..."刺刀在某个点重重一戳,"老赵带预备队在这接应,听到爆炸信号立即佯攻防空阵地。"
夜幕完全降临后,队伍像条白色巨蟒悄无声息地滑向鹰峰。金大爷带路避开雷区,每走百步就停下倾听。有次美军巡逻队的吉普车从百米外驶过,车灯扫过雪地时,全体人员立刻趴下,白斗篷与雪原融为一体。
索道站比预想的更戒备森严。混凝土工事里探出四根黑黝黝的枪管,探照灯不时扫过钢索。李云龙在望远镜里看到,站台两侧还藏着暗堡,射击孔正对索道入口。
"上。"他对周大山做个手势。
侦察排长带着三名战士匍匐前进。他们披着白床单,手脚套着缴获的美军冬季伪装服,远看就像随风滚动的雪团。最神奇的是周大山背上的装置——用汽车减震弹簧改装的"雪橇",能在不触动地雷的情况下滑过雷区。
李云龙盯着腕表。当分针指向12时,索道站突然爆出团耀眼火光!周大山的爆破组准确炸毁了机枪塔的液压系统,失控的枪管像抽风的铁蛇般胡乱旋转,子弹把站台木棚打得千疮百孔。
"冲啊!"突击队跃出掩体。他们穿着拼凑的美军制服,边跑边用英语喊叫,制造更大的混乱。站台守军果然上当,有几人甚至朝自己人开火。等发现中计时,志愿军的刺刀已经顶到胸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