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庙的断壁残垣在熹微的晨光中显露出更加清晰的凄凉轮廓。篝火的余烬早已冰冷,只留下一小堆灰白的残骸,如同昨夜的惊心动魄与密函带来的沉重阴霾,被时间暂时封存。爷爷盘膝坐在角落,脸色依旧蜡黄,但经过一夜艰难的调息,那层骇人的青白之气总算褪去了几分,呼吸也平稳了一些。他浑浊的双眼睁开,眼底深处是强行压制伤势后的疲惫,却更有一股如磐石般的坚定。
“宿尘,收拾一下,准备动身。” 爷爷的声音沙哑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此地不可久留。黑炎教耳目难测,常家立场不明,多留一刻,便多一分凶险。”
“是,爷爷。” 我迅速应道,将昨夜用于照明的火堆痕迹仔细掩埋,又将散落的褡裢整理好。鬼玺碎片在胸口沉寂着,如同深潭寒玉,昨夜密函中“钥匙碎片”的猜测,如同无形的枷锁,沉甸甸地压在心间。长白山之行,目标更加明确——天池!却也更加凶险莫测。仙家、邪教、地脉之眼、钥匙碎片…交织成一张巨大而危险的网。
我们沿着荒僻的山道再次启程,目标并非返回老黑山镇,而是绕过它,直接向西北方向的长白山主脉进发。爷爷的步履依旧沉重,枣木杖点在崎岖的山石上,发出笃笃的回响,每一步都像是在与体内的伤势抗衡。他需要时间恢复,更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来消化密函带来的惊涛骇浪,并思考下一步的方略。老黑山镇边缘,一个规模不大、看起来还算干净的“悦来客栈”成了临时的选择。
客栈坐落在镇子最外围,背靠着一片稀疏的桦树林,前面是一条通往山里的土路。两层小楼,白墙灰瓦,门楣上挂着的木招牌被风雨侵蚀得有些褪色。此刻时辰尚早,客栈门口冷冷清清,只有两个店伙计在懒洋洋地洒扫着门前的尘土。空气里弥漫着山林清晨的湿冷气息,混合着客栈后厨飘来的、淡淡的柴火烟味。
掌柜是个留着山羊胡的精瘦老头,正靠在柜台后噼里啪啦地拨弄着算盘。见我们进来,他抬起眼皮,浑浊的小眼睛在我们爷孙俩身上扫了一圈,尤其在爷爷那明显带着病容的脸色和古朴的枣木杖上多停留了一瞬,随即又垂下眼帘,继续拨弄他的算盘,嘴里不咸不淡地问:“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要一间僻静的上房,干净些。” 爷爷的声音带着长途跋涉后的沙哑,递过去一小块碎银子。
掌柜接过银子,掂量了一下,没再多问,从身后一排挂着木牌子的钥匙里取下一把,丢在柜台上。“二楼最东头,天字三号。热水自己叫伙计送。” 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处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货物。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张木床,一张方桌,两把椅子,临窗的位置。推开木窗,能看到客栈后院堆放的柴垛和远处起伏的山峦轮廓。虽然简陋,但确实安静。爷爷进屋后,几乎是立刻就盘膝坐到了床上,闭目凝神,显然内伤依旧困扰着他,需要争分夺秒地调息恢复。
“宿尘,你去打点热水上来。” 爷爷闭着眼睛吩咐道,“顺便看看有无干净吃食,弄些清淡的上来。”
“好。” 我放下褡裢,转身下楼。
客栈大堂依旧冷清,只有角落里一张桌子坐着一个风尘仆仆的行商,正埋头喝着一碗粥。我找到伙计,要了热水和两碗清粥、几个馒头,看着伙计应声去了后厨,便站在略显空旷的大堂里等待。清晨微凉的空气带着客栈特有的、混合着木头、尘土和饭菜的味道,暂时冲淡了昨夜的血腥与邪异。然而,密函中“常家合作疑”那几个字,却如同冰冷的毒刺,始终梗在心头。东北五大仙家之首,世代守护这片土地的常家(蛇仙),真的会与黑炎邪教同流合污吗?这念头本身,就让人不寒而栗。
就在我心神不宁地等待时,一个身影从客栈大门外走了进来。
那是一个身材异常矮小的侏儒,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粗布短褂,裤脚高高挽起,露出沾满泥巴的赤脚。他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斗笠,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能看到一个黝黑尖削的下巴。他走路的样子很怪,肩膀一高一低,脚步却异常轻快,像只灵敏的山鼠。
他径直走到柜台前,并没有看掌柜,而是用一种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的、含糊不清的语调快速说道:“给…天字三号房…送…东西…” 说完,也不等掌柜反应,飞快地将一个用干枯蒲草简单包裹的小物件,“啪”地一声拍在了柜台上。随即,他猛地一转身,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几乎是小跑着冲出了客栈大门,眨眼间就消失在门外土路的拐角处。
整个过程快如电光火石!从进门到放下东西再到消失,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那掌柜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弄懵了,拨弄算盘的手指停在了半空,愕然地看着柜台上那个小小的蒲草包,又看了看空荡荡的门口,嘟囔了一句:“天字三号?…这矮矬子…搞什么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