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遍!刚才那一下特别帅!”人群中有人喊道。
赛福丁脸红了,但眼神却不再躲闪。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錾子,重重落下,一声清脆的“叮”响彻广场。
铜片上的花纹逐渐清晰,仿佛是从岁月中浮现出来的图案。
这一幕恰好被《人民日报》驻疆记者拍下。
几天后,一篇题为《从学徒到老师:丝路手艺的新传承者》的报道登上了头版。
文中详细讲述了赛福丁的成长经历——如何从一个腼腆少年,在林砚和老匠人们的指导下,一步步成长为如今能独当一面的铜器艺人。
文章配图是他站在铜炉前的身影,背景是阳光下的老茶馆,标题旁加了一行小字:“这是新疆青年的模样。”
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短短一周内,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名学生陆续抵达喀什,主动报名参加非遗技艺实习项目。
他们带着笔记本,穿着统一的文化衫,眼中满是好奇与敬意。
赛福丁第一次以“老师”身份授课那天,紧张得手心冒汗。
他站在工坊中央,看着面前十多个年轻人,喉咙发紧,最终只说出一句话:“你们要记住,每一锤都带着祖先的声音。”
阿依夏在一旁笑着点头,林砚则悄悄用手机录下了这段话。
与此同时,古丽娜尔也在策划一项新计划。
她在社交平台上发起“铜壶守护计划”,提出让公众通过众筹方式资助一名学徒完成全部培训课程,并获得其第一件独立作品作为回馈。
活动上线不到三天,便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
除此外,喀什老茶馆文化街区团队被推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天山脚下,灯火如繁星铺展。
而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悄然酝酿。
喜欢天山脚下石榴红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天山脚下石榴红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