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
我应邀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讲学,这次加拿大之行,我有缘采访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故乡,很好!
中学时代读书时,我就喜爱读关于白求恩大夫的故事。
如今,终于可以有机会去拜访他的故乡了……
红色信仰,绿色和平。
用我乡土文学讴歌我心中伟大的人,走起……
讲学期间,我围绕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展开……
从中学求学讲到现在编剧和导演,看好正义担当诗歌人民幸福,自然之美灵魂寄语……
——题记
《加拿大讲学,弘扬白求恩精神》
2024年的夏天,阳光热烈而奔放,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讲学的旅程。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更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心灵朝圣,因为我将有机会去探访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故乡,那个在我年少时便深深印刻在心底的神圣之地。
飞机缓缓降落在多伦多的机场,踏出舱门的那一刻,异国他乡的风扑面而来,带着些许陌生却又莫名让人兴奋的气息。我拖着行李箱,望向这座繁华而又充满多元文化韵味的城市,思绪早已飘向了白求恩大夫曾经生活过的岁月。
在多伦多大学的讲学安排得很紧凑,但每一次站在讲台上,我都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我以白求恩大夫的事迹作为开场,看着台下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肤色,却都带着同样的求知欲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讲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叫白求恩,来自这片美丽的加拿大土地。在遥远的中国,正遭受战火侵袭的艰难时刻,他毅然决然地跨越重洋,带着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大爱,投身到了救死扶伤的战斗中去……”我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都听得格外专注,眼神中闪烁着敬佩与感动。
讲学之余,我终于迎来了去白求恩故乡探访的日子。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行,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当我来到那个宁静的小镇,仿佛踏入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小镇的建筑带着古朴的韵味,街道干净整洁,每一处角落似乎都留存着白求恩大夫童年和少年时的足迹。
我走进了当地的纪念馆,里面陈列着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迹介绍、他曾经用过的物品以及一封封充满深情的书信。我站在那些展品前,久久凝视,脑海中浮现出中学时代读书的场景。那时候,每当翻开书本读到白求恩大夫的故事,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热血,被他那种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深深震撼。而如今,我真真切切地站在了这片孕育他的土地上,感受着他曾经呼吸过的空气,那种感动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在小镇上,我还遇到了一些当地的老人。他们听闻我是从遥远的中国而来,专程为了了解白求恩大夫,便热情地和我攀谈起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眼神中透着温和与怀念,他说:“白求恩啊,那可是我们这儿的骄傲,从小他就是个热心肠的孩子,总是想着去帮助别人,没想到后来他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做了那么了不起的事啊。”我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把这些珍贵的话语都记在了心里,这些都是我此次创作要融入的生动素材呀。
回到多伦多大学的住处,我坐在书桌前,开始构思我的乡土文学作品,想要用文字去讴歌白求恩大夫这位我心中伟大的人。我从中学求学时自己对白求恩精神的懵懂认知写起,那时候只是单纯地被他的英雄事迹所打动,觉得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英雄。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走上了编剧和导演的道路,越发深刻地理解了白求恩大夫所代表的正义担当的重量。在我参与创作的诸多作品中,我一直在努力地传递着那些正能量的价值观,就如同白求恩大夫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一样。
我写道:“白求恩大夫跨越万里,去到战火纷飞的中国,他看到的是无数受伤的战士和平民,眼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有的只是急切想要救助他们的决心。在简陋的医疗环境中,他亲自动手,创造条件,一台又一台的手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他的手术刀,仿佛是划破黑暗的利刃,给那些身处苦难的人们带去了生的希望,他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也照亮了后世无数人的心……”
在讲学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和同学们探讨着白求恩精神在当下社会的意义。我告诉他们,在如今这个看似和平却依旧存在诸多挑战的世界里,白求恩大夫那种无私奉献、国际主义的情怀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时各国之间的相互援助,还是在医疗、教育等领域跨越国界的合作交流,都是白求恩精神的延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