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灰金色的法则共振在多元宇宙间形成稳定的韵律时,李阳的意志正处于一种奇妙的 “弥散态”。他既是 1024 号宇宙混沌边缘闪烁的量子微光,也是 912 号星球机械植物叶片上的阳光折射,更是 1008 号宇宙金色智慧生命交流时泛起的空间涟漪。这种遍布一切的感知,让他捕捉到了一道极其微弱却异常危险的信号 —— 宇宙本身的 “存在力” 正在衰减。
起源星观测塔的全息星图上,代表新宇宙实体性的参数条正在以缓慢却坚定的速度下滑。那些曾经清晰可辨的星球轮廓,边缘开始出现模糊的光晕,仿佛隔着一层流动的水雾。夜煞将观测精度调到最高,屏幕上浮现出令人心惊的细节:构成行星的基本粒子正以极低的概率 “虚化”,每秒钟都有数以亿计的粒子从实体状态短暂转化为能量态,就像水从液态悄然蒸发。
“不是法则失效,是存在本身在‘犹豫’。” 夜煞的手指悬在分析按钮上,声音带着罕见的茫然,“织网者的笔记里有一则未完成的猜想 —— 当多元宇宙经历多次重大危机后,宇宙本身可能会进入‘存在疲惫期’,怀疑自身存在的必要性。”
补天之钥突然从控制台升起,宝石表面的彩色纹路呈现出不稳定的闪烁,像是接触不良的信号灯。小金握住宝石的瞬间,李阳的意志带着清晰的 “失重感” 涌入他的意识 —— 这不是空间法则的异常,而是构成存在的根基正在变得稀薄,仿佛脚下的大地正在变成流沙。
【是‘存在涟漪’的衰减。】李阳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凝重。银金色的光流从补天之钥中溢出,在空气中组成无数相互嵌套的圆环,【每个宇宙诞生时都会产生一道‘存在涟漪’,这道涟漪的振幅决定了它的实体性。现在这些涟漪正在减弱,就像逐渐停止振动的音叉。】
小金调出最早诞生的一批新宇宙数据,发现它们的存在涟漪振幅已降至初始值的 37%。其中一个以 “物质法则” 着称的宇宙,其恒星核心已出现明显的 “能量化” 倾向,原本致密的等离子体正在转化为难以凝聚的辐射能,随时可能引发恒星解体。
“为什么会这样?” 小金看着那个逐渐透明的恒星影像,“它们没有遭遇任何外部危机,法则结构也保持稳定。”
李阳的银金色身影在观测塔中央凝聚,他的轮廓边缘不时有粒子闪烁着消失又重现,直观地展现着存在衰减的过程。“去‘原初星云’看看,小金。” 他指向多元宇宙诞生时残留的一片能量云,“那里保存着宇宙诞生时最纯粹的‘存在印记’,也是涟漪的源头。”
穿过层层法则屏障抵达原初星云时,小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这片本该充满活力的能量云,此刻呈现出半透明的灰白色,流动的能量流变得迟滞,像凝固的蜂蜜。更诡异的是,星云中漂浮的 “存在印记”—— 那些记录着每个宇宙诞生瞬间的光粒,正在以稳定的速度湮灭,每湮灭一个,对应宇宙的存在涟漪就会减弱一分。
“它们在主动消失。” 小金伸手触碰一颗即将湮灭的光粒,指尖传来冰凉的虚无感,“这些存在印记像是... 累了。”
【不是累了,是失去了‘参照’。】李阳的身影在星云中显现,他的手掌轻轻覆盖在一片能量流上,灰白色的云团瞬间泛起银金色的涟漪,“多元宇宙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每个宇宙都在通过存在涟漪与其他宇宙相互印证‘真实性’。就像两面镜子相互映照才能形成无限的镜像,当我们解决同频危机时,虽然恢复了法则的多样性,却暂时打断了这种相互参照的网络。”
小金这才明白,之前的同频共振虽然僵化,却在无意中维持着存在涟漪的相互叠加。当李阳打破绝对同频后,新的参照网络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存在印记失去了确认自身存在的依据,开始陷入 “存在怀疑”。
“需要重新建立参照网络?” 他看向那些湮灭的光粒,“但我们不能再回到同频共振的状态。”
李阳的身影与原初星云的核心融为一体,灰白色的能量云开始重新焕发生机。【不是重建旧网络,是建立‘动态参照系’。】星云中突然浮现出无数条银色的光丝,每条光丝都连接着两颗存在印记,却又保持着微妙的角度,“让每个宇宙的存在涟漪既相互参照,又保持独特的振动频率,就像无数个钟摆既各自摆动,又通过空气传递的声波形成默契的呼应。”
小金按照李阳的指引,将补天之钥悬浮在星云核心。宝石释放出的灰金色光芒化作无数道探针,精准地连接起那些濒临湮灭的存在印记。当最后一道光丝连接完成时,原初星云中爆发起璀璨的光芒 —— 无数存在印记开始以不同的频率闪烁,它们的光芒通过银色光丝相互传递、折射,在星云中形成一张不断变幻的光之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