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乾州城的清军游击将军陈纶听闻雅酉汛危急,匆忙率军救援,却在两岔溪陷入苗民重重包围。
一番激战后,大部清军被歼灭。
一时间,苗民起义烽火燃遍湘川黔三地,清军原本看似坚固的防线,在苗民猛烈冲击下,摇摇欲坠。
面对如火如荼的苗民起义,新登基的嘉庆皇帝大为震惊。
为扑灭这场威胁统治根基的起义之火,他急忙调集贵州、湖南等七省约十八万兵力,对苗民起义军展开疯狂镇压。
此时,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等朝廷重臣,先后奉命出征,奔赴苗疆硝烟弥漫的战场。
和琳,正是和珅的弟弟。
然而,苗民对故土了如指掌,且怀着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使得清军镇压行动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起义军巧妙利用山地丛林复杂地形,灵活运用游击战术,不断袭扰清军。
他们神出鬼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清军防不胜防,屡遭重创。
福康安、和琳等将领虽手握重兵,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扑灭起义烽火。
在这场激烈残酷的战斗中,福康安、和琳等将领先后在战场上殒命,这无疑对清王朝士气造成沉重打击。
清廷进一步调度人马,命大将军孙士毅率军前往镇压暴乱。
然而十分不幸,壮士未酬身先死。不久孙士毅也在军中病逝。
此后,额勒登保成为镇压苗民起义的关键将领。
额勒登保是清朝名将。
乾隆年间从征缅甸及大小金川,累功擢升为三等侍卫,后又参与剿甘肃石峰堡回匪等战事。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授头等侍卫,随福康安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跟从福康安出征廓尔喀,领驻藏大臣职务,因功加副都统衔,两次被乾隆帝将画像悬挂于紫光阁功臣中。
乾隆六十年,额勒登保随福康安前往镇压苗民起义,福康安和琳病逝后,他成了剿匪总指挥,
随后,他采取了诸如“步步为营”“碉堡战术”等策略,逐步瓦解起义军力量,
时光匆匆,官府和义军在拉锯般的争斗中行走在各自轨迹上。
嘉庆十一年,战事有了反转,在额勒登保指挥下,清军如铁桶般进行疯狂围剿,苗民起义军终因力量悬殊过大而失败。
至此,这场持续十二年之久的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苗民起义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清廷耗费了巨额军费,让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雪上加霜。
“嗨!”谁能料到,迎接嘉庆登基的是一场持续12年的大起义,嘉庆面对的是开门黑,这预示着康乾盛世的彻底结束,清王朝从此走向了衰败。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