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血泪之路】:随着英国、美国、法国与大清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来,他们发现大清人口众多,
这些列强萌生了倒卖人口去他们殖民地打工的念头,美其名曰:劳务输出。
彼时,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此时的古巴蔗糖产业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劳动力维持产业运转。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班牙国王看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内横征暴敛,致使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生活难以为继。
西方列强看准了这一机会,为满足古巴等地种植园和矿山对劳动力的需求,
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等地,通过各种欺骗手段招募华工。
西方殖民者及其代理人,他们在沿海地区设立“猪仔馆”,
以“高薪工作”“美好新生活”为诱饵,欺骗华工签订契约。
这些契约往往是不平等的卖身契,华工一旦签字,就如同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许多华工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行掳掠到船上,与家人分离,踏上了前往古巴的不归路。
华工们前往古巴的旅途,堪称是在地狱游走,他们被关在狭小、阴暗、潮湿的船舱内,空间极为拥挤,空气污浊不堪,缺乏基本的食物和饮水供应。
疾病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迅速传播,许多华工在途中就因疾病、饥饿、虐待而死亡。
据统计,在运输途中,华工的死亡率高达15% - 30% 。即便侥幸抵达古巴,等待他们的也并非当初承诺的美好生活,而是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到达古巴后,华工们被分配到种植园、矿山等地方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他们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至16小时,劳动强度极大,却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和极差的生活待遇。
居住条件简陋不堪,吃不饱饭,还经常遭受监工的打骂和虐待。
华工们的人身自由被严格限制,如同奴隶一般,契约期限通常长达8年到10年甚至更久。
在契约期内,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一旦试图反抗或逃跑,就会遭受严厉的惩罚,甚至被处死。
华工们在古巴的悲惨遭遇,引起各界的同情,
随着真相曝光,国际舆论对华工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同时,清政府迫于压力,开始与古巴方面进行交涉。
1874年,中古巴两国签订了《古巴华工条款》,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华工的待遇,
但由于古巴种植园主等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实际执行效果有限。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华工们从未放弃抗争。他们通过怠工、逃跑等方式表达对压迫的不满,
在长期的艰苦劳作和残酷压迫下,许多华工过早地结束了生命,但也有部分人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古巴落地生根。
总而言之,道光治下的老百姓生活相当不易,在国内,受剥削欺压,出国打工,是从虎穴掉进狼窝。
这正是皇帝无能,百姓受罪的真实写照。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