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振作精神,重新召集部众,很快就又形成了一道新的防线。
清兵凭借对城内地形的熟悉,迅速稳住阵脚,组织起凶猛的反击。
由于后续太平军未能及时跟进,入城的将士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
尽管他们浴血奋战,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无奈被迫撤出城外。
第一次攻城以失败告终。
﹉﹉﹉﹉
然而,太平军并未因初次攻城受挫而气馁,他们迅速冷静下来,认真复盘,汲取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旋即,对战略部署做出了调整。
这第二次攻城,布局与第一次大致相仿,依旧采用那屡试不爽的穴地攻城法。
与此同时,太平军在东西南北各个城门展开佯攻,其目的不言而喻,便是要将清军那本就有限的防守力量,进一步分散。
这“声东击西”的战术,让清军摸不清太平军究竟何处才是重点攻击的目标。
一切准备就绪,太平军重新填埋炸药。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地动山摇,
瞬间,烟尘弥漫,太平军的先头部队,向着炸开的缺口迅猛冲去。
就在爆炸前一刻,林凤祥、赖汉英率领敢死队,借着夜色的掩护,扛着云梯,如鬼魅般悄然逼近聚宝门、水西门、汉西门。
他们身手敏捷,顺着云梯攀城而上。
清军还未反应过来,这几处城门便已被迅速打开。城外的起义军见状,如决堤的洪水一般蜂拥而入。
此时,防守南城的清军,听闻北城已被攻破,军心大乱。
两江总督陆建瀛,妄图强撑着组织部众进行抵挡,可还未等他发号施令,林凤祥一马当先已然杀到。
“哪里走,拿命来!”林凤祥手中链锤一挥,一道寒光闪过,正中陆建瀛面门。
他连哼都没哼一声,“扑通”落马而死。
总督被杀的消息迅速传开,一时间,清守军军心大乱,斗志丧失,士兵们纷纷丢弃武器,弃城而逃。
20日黎明,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
太平军大队人马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内,至此,江宁外城宣告陷落。
然而,江宁城内,仍有残余的清军龟缩在满城,做着最后的困兽之斗。
(清代,满城在各地皆有分布,而江宁的满城规模最大。
满城实行兵民合一的特殊制度,既是一座戒备森严的驻军兵营,又是一个封闭且独立的旗人社区。
在这里,旗民与汉民互不往来,不通婚嫁,甚至在刑罚上都有所不同。
满城,俨然就是一座享有特权、高高在上的城中之城。)
江宁城中这座满城,城墙高耸且坚固异常,防御工事更是完备至极,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矗立在城中。
江宁将军祥厚、副都统霍隆武率领着旗兵,拼死抵抗,妄图凭借满城这得天独厚的城防优势,阻挡太平军的凌厉攻势,这无疑是螳臂当车。
太平军凭借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对满城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攻。
双方在城内展开了惨烈的巷战,每一寸土地都洒满了鲜血,这里成为了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战斗,太平军终于成功攻破满城城门。
祥厚、霍隆武等人被斩杀,满城守敌被全歼。至此,江宁全境被太平军成功攻克。
1853年3月29日,上午,阳光明媚,金色的光辉洒遍大地。
天王洪秀全威风凛凛,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地进入江宁。
他目光坚定,当即将江宁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
自此,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一个与清廷分庭抗礼的政权。
起义军有了自己的家。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