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久攻九江不下,便改攻击梅家洲和湖口。
他认为石达开和罗大纲乃后生之辈,能有什么能力呢?
1月29日,湖口大帐内,石达开身披战袍,伏案奋笔疾书,然后把书信用蜡烛油封口,派人送去了湘军大营。
暮色湘军营帐里,曾国藩正批阅战报,忽有亲兵捧信疾入,信封上“曾国藩亲启”几字刺入眼帘。
曾国藩满怀疑虑拆开信一看,“咦!石达开?他有何事?”
展开信笺,目光扫过,面色瞬息数变,突然将信纸狠狠拍在案上,震得茶盏落地摔的粉碎。
幕僚赵烈文匆匆入内,瞥见信纸,压低声音:“大帅息怒!石达开说了什么?”
曾国藩青筋暴起,怒目圆睁:“好个石达开!竟言‘湘军屡战屡败,何苦负隅顽抗’,还劝本帅‘弃暗投明,共建天国’!”
赵烈文俯身拾起信纸,快速浏览后,神色凝重道:“此信字里行间锋芒暗藏,既以胜败相讥,又用大义相诱,分明是欲乱我军心!”
曾国藩背手踱步,冷冷说道:“乳臭小儿!想当年衡州练军时,他石达开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竟敢小觑老夫?”
曾国藩转身,捡起信纸,沉声说道:“烈文,速拟回书!就说:‘尔等逆贼,僭越犯上,老夫唯有提三尺剑,荡平金陵!’”
赵烈文上前劝阻:“大人,石达开或为激将,不如……”
曾国藩挥手打断,声调如铁:“无需多言!传令各营,三日后水陆并进,誓破湖口!”
石达开就是要扰乱曾国藩的心智,让他方寸大乱。
随后他巧妙布局,将湘军水师战船封锁在鄱阳湖内,随后乘黑夜发起进攻,湘军水师大小船只首尾不能相顾,太平军打得湘军损兵折将。
2月11日,石达开又在九江江面用铁链拦江,将湘军大船死死困住,然后顺风放火,焚毁大量湘军船只,
湘军水师“辎重丧失,不复成军”,气得曾国藩跳水自杀,所幸被部下救起。
湖口大捷,扭转了西征战场的被动态势,太平军乘胜转入反攻。
“……”
10月上旬,湘军道员罗泽南部由江西义宁州(今修水)进入湖北,占领通城、崇阳,武昌形势再度紧张。
石达开进入江西后,一路势如破竹,12月9日占领新昌(今宜丰),进而威胁南昌。
曾国藩急调湘军副将周凤山部救援,并调鄱阳湖内水师防守赣江,九江之围遂解。
石达开“不放空枪”,分军横扫南昌周围州县,先后占领多地。
3月24日,石达开集中兵力,将曾国藩围困于南昌。
曾国藩四处求救,却应者寥寥,罗泽南正围武昌,不肯回救,曾国藩陷入绝境。
正当南昌城指日可下之时,石达开突然接到杨秀清的命令:翼王,速率部出江西境,取道皖南回救天京,切盼!
石达开不知出了什么事,不敢耽搁,在离开时,他妙施疑兵之计,在营帐上空飘扬着太平军旗帜,而营帐原地不动,队伍却早已在百里之外了,
曾国藩三日后才得知石达开早已撤出,不由仰天长叹:后生可畏,上天眷顾老夫,否则吾命休矣!
石达开的离开,太平军基本结束在江西的攻势,西征作战也告一段落 。
历时三年多的西征,控制了天京上游武昌、九江、安庆三大重镇及安徽、江西、鄂东大片土地,
达到了太平天国军事上的鼎盛时期,也为天京奠定了物质基础。
唯一遗憾的是,在关键时候,杨秀清调离石达开,未能给湘军以歼灭性打击,为日后太平天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