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想起洪秀全这两个操蛋兄弟,不禁怒从心头起,
“传我命令,弟兄们带足三日干粮,三更三刻出天京!”
“……”
~1857 年 7 月的一个深夜,石达开带着数千亲兵,悄然来到城门前。
幕僚早已打点好城门看守之人,城门无声悄然开启,石达开一行人蹑手蹑脚出了城门。
离开时,石达开在城门上写下血书:“此去若成,天国之幸;此去若败,天国之殇。”
尔后掷笔于地,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天京。
石达开如出笼的鸟,于蓝天上翱翔。为了天王的颜面,称自己是太平天国的西征军,是为了配合太平军进行的外围作战。
此后的六年,石达开犹如一颗独立运行的孤星,在太平天国的外天空闪烁着光芒。
他率部辗转征战于江西、浙江、湖南等地,一路与清军浴血厮杀,却始终未能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部下多次劝他回师天京,他望着东方,决绝地摇摇头:“回去?恐怕是重蹈杨秀清的覆辙!”
1862 年,他想起师爷陈敬贤临去世时说的话,“达开,实在不行就去四川,记住有水的地方要小心,千万不要相信清狗的话。”
如今自己不正是挺进四川的时候吗?石达开将目光投向了那片“天府之国”。
我若能拿下四川,再与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联手,就能实现推翻清朝统治。
然而,命运却没有眷顾这位孤胆英雄。
1863 年 5 月,石达开的部队在抵达大渡河畔紫打地时,遭遇了灾害。
连日的暴雨使得河水迅猛上涨,石达开没有水师,渡河成了问题。
此时,清军早已在北岸扎下了阵脚,炮口阴森森地对准他们。
无法渡河,只能在对岸驻扎下来,三个月一晃过去了,石达开的部队进不能,退不能!
粮草已然耗尽,战马也被吃光,奄奄一息的士兵摸着武器,准备做最后的拼杀。
“轰!轰!轰!”清军的炮弹破空而至,看着部下们一个个倒下,石达开痛彻心扉。
“报将军,清军射进来的传单!”卫兵呈上传单退去。
石达开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只要投降,既往不咎!
石达开三把两把撕碎传单,“哪怕战到最后一人,老子也不投降,只有躺着出去的石敢当,没有跪着求生的石达开!”
石达开再次组织反击,在绝境中寻找着生机。
一次次冲锋,一次次徒劳,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粮食已断炊十日。
“爹爹,我饿!”石达开5岁的儿子哭着喊着。
“乖孩子,不饿,走,妈妈给你好吃的。”石达开的夫人急忙抱走了孩子。
达开望着夫人和孩子远去的背影,看到躺在地上,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的士兵,
这个坚强的汉子潸然泪下,“都是我无能!”石达开深深自责。
突然,他眼睛放光,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他想起清军总督骆秉章的劝降信:
“石将军,只要你投降,可保全你的家人和手下,望将军三思!”
石达开浓眉拧在了一起,牙关紧咬,提起笔,给骆秉章写了一封信,信中字字泣血:“愿以一人之身,保全三军之平安”。
骆秉章捏着信,阴险地笑了,骆秉章很快回信,信中满是“既往不咎”“善待降卒”的承诺。
石达开天真地选择了相信。
1863年6 月 13 日,石达开带着五岁的儿子石定忠,坦然走进了清军大营。
“捆起来!”他刚被捆绑,对岸便响起了密集的枪声——骆秉章根本没有打算遵守约定,那些放下武器的太平军将士,瞬间成为了清军刀下之魂。
石达开跳起脚来骂娘,几次险些挣开绳索。
一个月后,成都科甲巷刑场上,刽子手手持锋利的片刀,随着一声凌迟开始,石达开昂首挺胸,接受命运的折磨,
刽子手的刀在他身上割下第一刀,他没有吭一声;割到几十刀,鲜血浸透了衣衫,
他怒目圆睁,瞪着清军将士,骂声不断!
旁边的部下被吓得惨叫连连,他厉声喝道:“死则死矣!何惧之有!”
在这长达三千多刀的酷刑中,石达开始终挺直着他的脊梁。
直到最后一刀落下,他眼中的光芒才渐渐熄灭。
而那个信誓旦旦“保全三军”的骆秉章,正提着石达开的首级,向清廷邀功请赏。
石达开五岁的儿子,还没长大成人,就惨死在了清军屠刀下。
孤星坠落,敲响了太平天国的丧钟,英雄走上了绝路,谁之过?
石达开!一位怀揣理想揭竿而起的草莽英雄,最终倒在权力倾轧的泥沼中。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