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插着的太阳旗,跟琉球港口里的一模一样。
“可朝廷拿不出兵啊。”盛宣怀叹了口气。
左宗棠在新疆跟俄国人对峙,湘军、淮军的主力全调去了西北,
北洋水师的船还在德国船厂没完工,真要跟日本开打,怕是连天津都守不住。
李鸿章把烟袋锅在桌角磕了磕,火星溅在“冲绳县”三个字上:
“告诉日本,分岛方案是底线。再让一步,就不是割地,是割咱们的脑袋!”
【东京的野心】
东京赤坂离宫,明治天皇渡步看着舆图上的琉球,手指在台湾岛的位置点了点。
外务大臣井上小野。刚从法国回来,西装上还沾着巴黎的香水味。
小野轻声问:“大清的分岛方案,陛下觉得如何?”
井上小野提到大清时,眼神里全是不屑。
“琉球的价值,不在那几个小岛。”明治天皇拿起毛笔,在琉球和台湾之间画了条直线,
“萨摩藩的老臣说过,控制琉球,就能卡住台湾的脖子。
等咱们的兵船能开到澎湖,台湾的糖、煤,还有那片能种稻米的平原,迟早是咱们的。”
陆军少佐多一郎推门进来,军靴在地板上踩出沉重的声响:“陛下,近卫师团已经在鹿儿岛集结,随时能渡海,请指示!”
“大清那边有什么异动?”明治天皇担心问。
“大清的舰队还凑数,咱们的‘金刚’舰上个月刚试射了新式炮弹,打穿三层铁甲跟玩似的。”
“那就好,告诉李鸿章,”明治天皇把分岛方案的文书推到一边,墨迹在纸上晕开,
“要么承认冲绳县,要么开战。我赌他不敢打——他的淮军在新疆,他的水师还没长大。”
窗外的樱花落了一地,像极了琉球王宫里被踩碎的龙旗。
【养心殿的叹息】
七月的养心殿,闷热得像口密不透风的棺材。
李鸿章的奏折摆在御案中央,墨迹被汗水洇得发蓝。
他说“国力未逮,暂可姑容”,建议先接受日本的要求,等北洋水师成军了再谈收回琉球,慈禧犹豫不决。
“民间都炸锅了!”御史邓承修闯进殿来,朝服都没穿整齐,“顺天府的举子们在贡院门口请愿,说宁愿捐家产也要跟日本开战。
上海的报馆印了琉球人被砍头的画报,街头巷尾都在骂咱们是软骨头!”
慈禧太后看着帘外跪着的大臣们,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咸丰帝逃往热河的模样。
那时候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如今日本在琉球烧了孔子庙,历史好像在原地打转,只是欺负人的换了个更矮小的角色。
“台湾那边呢?”她忽然问。
“刘铭传来电,说百姓自发组织了团练,拿着鸟铳在海边站岗。”
奕譞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还说……还说要是朝廷不管琉球,他们就自己扛着龙旗去跟日本人拼命。”
殿里静了许久,只有太监摇扇子的声音,像钝刀子在割肉。
“准李鸿章所奏。”
慈禧太后的声音从帘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告诉日本,朕……朕知道了。”
“太后!”邓承修猛地抬头,额头上的青筋跳得像要炸开,“琉球一丢,台湾就危险了!
咱们今天退一步,明天就得退到厦门、广州……”
“退下。”慈禧打断他的话,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看见御案上的琉球地图,那片被圈成“冲绳县”的地方,已被茶水洇的模糊。
李鸿章走出养心殿时,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街角卖报的小孩在喊:“快看快看,日本兵在琉球杀人了!”
报纸上的照片模糊不清,只看见一群穿和服的兵举着刀,地上的琉球人还穿着清朝的袍服。
琉球终于还是丢了,当日本人进入琉球前一天,琉球国王的儿子,带着一队亲卫,向西逃入了大清地界。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