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清点伤员,孙中山蹲在地上给弟兄们包扎,
黄兴在一旁削木片当夹板,这场景后来被侨报登出来,标题就叫“孙黄同袍,共赴国难”。
可清军毕竟人多势众,丁槐、龙济光带着四千多援兵围了上来,炮火把炮台炸得碎石乱飞。
起义军的子弹打一颗少一颗,原本说好从越南运的军火,被法国殖民者扣了——
他们怕得罪清廷,硬是把一船枪弹卸在海防港。
孙中山在河内急得跳脚,黄三德从美国汇的钱还在路上,远水解不了近渴。
黄兴在炮台上守了七天,最后看着仅剩的三十多发子弹,转身对黄明堂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撤!”
弟兄们趁着夜色突围,退进越南的燕子大山时,回头看镇南关的火光,每个人都攥紧了拳头。
这场仗虽然败了,却像一把火点燃了南方的荒原。
此后一年,钦廉上思起义、河口起义接连爆发,革命党人在清廷的眼皮子底下杀声不断。
孙中山在海外演讲时总说:“镇南关的炮声,不是结束,是开始。”
而黄兴摸着手里的枪,心里已经在盘算下一次——他知道,失败多了,经验就有了,胜利也就不远了。
那些掏过钱的侨胞、递过消息的帮会弟兄、扛过枪的会党汉子,或许没留下名字,
但正是这些散落在江湖里的力量,一点点把清廷的根基挖空。
就像镇南关炮台上那面被炮弹打穿的青天白日旗,破了,却始终挺立不倒!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