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她拿起一个旧U盘和一个打开着云端文档界面的平板电脑。“这是我的电子创作历程。本地文档的创建、修改时间戳,云端的自动同步记录,”她操作平板,展示着清晰的时间线,“从2022年11月的第一个灵感文档,到2023年3月18日最终定稿投稿前的最后一次修改,所有记录完整可查。没有任何断层,没有任何外来的痕迹。这就是《暗涌之城》诞生的全过程。”
她没有慷慨陈词,没有控诉委屈,只是平静地、一件件展示着这些无法伪造的创作印记。那份专注和沉淀,反而比任何哭诉都更有力量。镜头捕捉着她略显苍白却无比坚定的侧脸,和她手中那些无声诉说着无数个日夜伏案时光的“物证”。网络弹幕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出现了“心疼”、“这才是真正的创作者”等声音。
**第三步:王炸!时间之锤!**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那份手稿带来的冲击中时,周谨行再次开口,声音沉稳如初:“口说无凭,时间会证明一切。下面,让我们看看时间,这位最公正的法官,给出的终极裁决。”
他话音落下,身后巨大的屏幕瞬间暗了下去。紧接着,一个极具科技感和冲击力的动态信息图动画开始播放,伴随着清晰而冷静的AI旁白——这正是K在虚拟空间的惊魂72小时内,争分夺秒制作出的终极武器!
动画开始:
* **【时间轴 T1:2023年3月18日】** 一个标注着“许安安《暗涌之城》最终定稿”的光点闪烁,旁边浮现出许安安云端文档的修改记录截图和手稿照片。
* **【时间轴 T2:2023年3月10日】** 一个猩红的、巨大的“!”符号炸开!旁边正是马文博在群聊中下达剽窃指令的截图!“指令下达:剽窃开始!”
* **【时间轴 T3:2023年2月15日】** 一个冰冷的、代表“《浮华背后》初版大纲”的文档图标凭空出现!其下方,**创建日期:2023年2月15日 09:17:33** 被放大、加粗、标红!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时间轴上!紧接着,**最后修改日期:2023年3月25日 16:45:21** 同样被标红显示!
* **动画聚焦于T3与T1、T2的关系:** 代表T3文档的图标,其“出生日期”(创建日)远在T1(许安安投稿)之前一个多月!更在T2(剽窃指令)之前将近一个月!而其“成长日期”(最后修改日)则明确地发生在T1(获得素材)之后!一条刺目的红线,从T1(许安安投稿)连接到T3文档,再连接到T2(指令)和最终成型的《浮华背后》项目图标,清晰勾勒出完整的剽窃链条!
* **AI旁白冰冷总结:** “根据硬盘物理元数据,《浮华背后》核心框架文档的创建时间,远早于马文博先生宣称的‘原创构思’时间,更早于其获取许安安女士原创素材的时间。其最后修改时间,则明确发生在获取原创素材之后。时间线逻辑彻底崩坏,剽窃事实,铁证如山!”
**轰——!**
整个发布会现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相机快门无意识按下的咔嚓声。所有人都被这冰冷、精准、无可辩驳的“时间之锤”砸懵了!这超越了文字和口水的证据,是来自数字世界最底层的、无法作伪的审判!
下一秒!
“哗——!!!” 如同海啸般的声浪猛然爆发!记者们再也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举手,问题如同连珠炮般砸向台上!闪光灯将许安安和周谨行的身影彻底淹没!
直播画面瞬间被“实锤!”、“马文博滚出编剧圈!”、“支持原创!支持许安安!”的弹幕彻底刷爆!服务器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
**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点燃了最高峰!**
就在这舆论彻底反转、山呼海啸般的声浪中,发布会大厅上方悬挂的数个液晶屏幕,原本在滚动播放着K制作的动画铁证,此刻画面却突然齐齐一跳!
一行加粗的、来自**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微博**的置顶快讯,被强行插播进来,如同盖棺定论的印章,重重砸在所有喧嚣之上:
> **【国家新闻出版署、版权局联合声明】**
> **“针对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编剧许安安着作权纠纷一案,我署及版权局高度重视。原创是文化发展的生命线!坚决反对并严厉打击一切形式的剽窃、抄袭等侵犯着作权行为!已责成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将依法维护创作者合法权益,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原创保护机制!呼吁全行业尊重原创,尊重知识产权,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作环境!#保护原创版权#”**
**官媒定调!雷霆发声!**
这突如其来的国家级背书,如同九天惊雷,彻底将马文博钉死在了剽窃的耻辱柱上!也将这场绝地反击的新闻发布会,推向了无可争议的、史诗般的胜利巅峰!
后台阴影中,沈昭看着屏幕上那行官方声明,嘴角勾起一丝冰冷而锋利的弧度。然而,她的目光却并未在胜利的喧嚣中停留,而是迅速移向另一块监控分屏——屏幕上,一辆始终在会场附近徘徊的黑色无牌轿车,在官媒声明弹出的瞬间,猛地加速,如同失控的野兽,狠狠撞向了发布会大厅后方的安全通道卷帘门!
刺耳的金属撞击撕裂声,穿透了沸腾的会场!
喜欢绑定救赎系统后我独美娱乐圈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绑定救赎系统后我独美娱乐圈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