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秋,当第一车混粮运抵徐州时,车辙在雨后的泥路上压出清晰的“曹”“刘”二字,却被积水冲淡成“同”字水洼。曹操站在许昌城头,看徐州方向驶来的粮车插着“治”字幡,却在篷布边缘绣着桑枝暗纹;刘备在小沛清点粮草,发现曹军“魏王粮”中混着带“汉”字刻痕的桑种。两人同时收到密报:江东的孙权正在仿制“桑麦混种法”,荆州的刘表则派人偷运“连理蝶”。
冬至那日,刘备收到曹操寄来的桑麦酒。酒坛一面烧着“桑”字窑变,一面刻着“同”字铭文,启封时酒香中竟混着徐州的桑蜜与许昌的麦香。他斟酒入盏,见杯底“汉”字光影旁多了道“魏”纹,却恰好拼成“巍”字。与此同时,曹操在铜雀台举盏,看着相同的光影变幻,忽然命人将“魏王剑”改铸的犁铧浸入桑田,犁尖带出的泥土里,竟掺着去年徐州送来的“天命种”嫩芽。
远在成都的刘璋捧着进贡的“桑麦饼”,饼纹本是“代汉”符篆,却因蒸汽熏染显露出“汉饼”暗纹。汉中张鲁望着道观里的“治世幡”,幡角的“魏”字经桑烟一熏,竟化作“卫”字。而在南中,孟获捡起商队遗落的“同耕”钱,见钱币一面是“汉五铢”,一面是“魏布泉”,中间穿孔却铸成桑果形状,不禁哈哈大笑:“汉人争天,倒把日月星辰都种进土里了!”
是年除夕,徐州与许昌同时点燃“桑影灯”。刘备的灯笼画着曹操持犁耕桑,曹操的灯笼绘着刘备抚琴护麦,烛光穿过剪纸,在雪地上投出重叠的影子——看似两人分立,实则共用一躯,腰间玉佩分别是“汉”“魏”,合起来却是完整的“巍”字。当阿蝉的桑天琴与曹操的玉笛再次遥和时,漫天飞雪中,每片雪花都映着半“汉”半“魏”的纹路,落地时却融为一体,成了滋养来年桑麦的润土。
喜欢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