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城外,风卷残云。
旌旗猎猎,战鼓如雷。
张与臧霸两军合围,将这座曹魏的北方重镇彻底封锁在铁桶般的包围圈中。
十万大汉军队如山岳压顶,士气高昂,杀机四伏。
城头之上,曹丕身披玄甲,站在高台之巅,远眺敌阵,脸色阴沉如墨。
“他们来得太快了。”他低声自语,声音里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惶恐。
身边谋臣王朗劝道:“陛下,不如遣使议和,暂缓兵锋。”
“议和?”曹丕冷笑一声,“陈子元若肯谈和,就不会派张与臧霸两路并进、连下十城了。他是要一战定乾坤。”
话音未落,一名斥候满身尘土冲入殿内,跪地急报:“启禀陛下,百乘与贵霜八万联军已至三百里外,不日便可抵达战场!”
曹丕眼神微动,稍有舒缓,但王朗却面露忧色:“此番援军虽众,然长途跋涉而来,未必能即刻投入战场。且大汉军势正盛,若无奇策应对,只怕仍难挽狂澜。”
“你怕什么?”曹丕冷声道,“我已许以铁器造纸之法,换得强援,岂会无备?传令各门守将,死守城池三日,待联军赶到,内外夹击,必可破敌!”
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下达命令的同时,数十里外的山谷之中,张早已设下天罗地网。
山谷幽深,草木繁茂。
张骑马立于一处高地,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凝视远方蜿蜒而来的敌军。
“来了。”他低声道。
身旁副将轻声问:“将军,是否立刻出击?”
张摇头:“不急。让前军诈败诱敌深入,待其半数入谷,再封死两端。”
副将点头,随即下令。
片刻后,前方尘土飞扬,喊杀声起。
前军佯作惊慌溃逃,丢盔弃甲,一路退入山谷深处。
敌军主将乃贵霜将领阿图鲁,见状大喜:“大汉军也不过如此!全军压上,一举击溃!”
八万联军如潮水涌入山谷,斗志昂扬。
然而,就在他们行至最深处之时,突然间山崩地裂,滚石擂木从两侧崖壁倾泻而下,火矢如雨,点燃了山谷中的干草枯枝。
紧接着,号角齐鸣,张亲率大军自四面八方杀出,如神兵天降!
“杀——!”他一声怒吼,率先策马冲锋。
敌军顿时陷入混乱,前后相挤,自乱阵脚。
更有无数人被滚石砸中,被烈火吞噬,惨叫声此起彼伏。
山谷成了地狱。
张挥刀斩敌首级,血染战袍,宛如杀神降临。
不到半日,敌军几乎全军覆没,侥幸逃脱者不过千余人,仓皇南逃。
这一战,不仅彻底粉碎了曹丕的最后希望,更使得魏城守军士气大损,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东海之上,波涛汹涌。
大汉海军西舰队统帅蒋钦立于旗舰甲板之上,远眺南方海平线。
那里,一支庞大的舰队正缓缓逼近——那是来自百乘王朝的海军,号称海上劲旅,战舰数百艘,兵员逾万。
“大人,敌舰数量远超我军。”副将低声提醒。
蒋钦嘴角微扬:“但我舰船新制,炮火精良,航速更快。今日之战,胜负在我手中。”
随着他一声令下,舰队迅速列阵,以纵队切入敌阵核心。
战舰上的投石机与火弩齐发,火光冲天,海面瞬间被染成赤红。
敌军虽然人数众多,却对大汉战舰的火力毫无抵抗之力。
仅仅两个时辰,便有十余艘敌舰沉没,余者纷纷调头逃跑。
蒋钦毫不迟疑,下令追击。
战舰劈波斩浪,紧咬不放。
最终,百乘海军几乎全军覆没,海面上漂浮着无数残骸与尸体,鲜血染红了整片海域。
夜幕降临,魏城方向传来一阵凄厉的号角声。
曹丕独坐宫中,听着不断传来的噩耗,神情呆滞。
“百乘……完了?贵霜……败了?”
他喃喃自语,眼中尽是绝望。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一名亲信大臣跌跌撞撞冲进来,“陈子元……他派人送来一封密信。”
曹丕接过信,展开一看,只见寥寥数字:
> “天命在汉,仁德归心。若欲全身而退,当速降。”
他久久不语,手指微微颤抖。
窗外风声骤起,仿佛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
而在千里之外的大汉中枢,陈子元依旧立于高台之上,遥望北境。
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吐出一口气,仿佛终于松了口气。
但他的眼神,依旧如鹰隼般锐利,警觉如初。
因为他知道——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蒋钦站在旗舰的高台上,海风拂面,咸腥扑鼻。
百乘王朝的海军残骸还在海面上缓缓漂浮,远处海岸线清晰可见,那是敌国的疆土。
他目光沉静,心中已有了决断。
“传令全军,准备登陆。”蒋钦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副将大惊:“大人,我军深入敌境,若久留恐有不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