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建武十二年,刘秀政权在统一进程和国家治理上都迎来了重要节点。
军事方面,刘秀对公孙述的征伐终获成功。吴汉起初因轻敌深入、分营扎寨而陷入困境,但在危机中他能冷静应对,与刘尚合兵击败谢丰,此后与公孙述交战多次取胜。然而,吴汉在成都城破后的屠城抢掠行为,严重违背了刘秀安抚百姓的初衷,反映出部分将领在胜利后的失控,也凸显刘秀对维护军纪和安抚民心的重视。公孙述虽负隅顽抗,但其手下如延岑等将领也展现出一定抵抗能力,只是大势已去。臧宫一路攻城略地,与吴汉会师成都,为平定蜀地立下战功。
政治层面,李通主动避权势,刘秀对其不忘旧情,体现出君臣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刘秀对蜀地人才的任用政策颇为明智,无论是追赠常少、张隆,还是提拔程乌、李育,都有助于稳定蜀地人心,促进地区融合。而对窦融等人的厚待,既彰显皇恩,又能拉拢地方势力,巩固统治。
在地方治理上,马援在陇右展现出卓越的治理能力,他宽待下属、恩信并举,有效应对羌人之乱,稳定了当地局势。任延敢于直言拒绝刘秀“善事上官”的告诫,体现了其坚守正道的品质,也反映出刘秀政权内部对官员操守的探讨与重视。
边疆事务依旧严峻,卢芳联合匈奴、乌桓侵扰边境,杜茂虽多次征战却未能取胜,表明东汉初期边疆防御面临较大挑战。总体而言,这一年刘秀政权基本完成对蜀地的统一,在政治、军事、地方治理等多方面不断调整完善,但仍需应对边疆安全等问题,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继续努力。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