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者号”进入新星域的瞬间,星舰的外形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本流线型的舰体变成了不规则的多面体,表面的金属外壳化作流动的液态物质,甚至连内部的控制台都长出了类似植物藤蔓的连接线。
“不是物理攻击,是法则层面的‘认知重塑’。”艾拉的光轮投射出自身的扫描结果,她的手臂此刻呈现出半透明的晶体状态,“这片‘变化之域’的法则核心是‘认知即现实’——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会直接改变它们的形态。刚才我在想‘星舰需要更灵活的结构’,结果它就真的变形了。”
苏璃的紫色结晶悬浮在半空,结晶表面不断切换着各种形态:时而化作金属,时而变成水晶,时而又呈现出生物组织的纹理。“这里的原生生命没有固定形态,它们通过共享认知来维持存在。”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困惑,“但我感知到一种强烈的恐慌——它们害怕被‘定义’,任何清晰的认知都会让它们失去变化的可能。”
林深尝试用织网之戒稳定星舰形态,戒指释放的法则纹路刚接触到舰体,那些流动的液态金属就凝固成了熟悉的合金外壳。但他很快发现,当自己专注于“恢复原样”时,星舰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原本平稳的能量流变得暴躁——这是强行对抗变化法则引发的反噬。
“不能用固定的认知约束它。”林深松开对戒指的控制,任由星舰再次变成多面体,“变化之域的平衡不是稳定,而是‘可控的流动’。就像水既能成冰也能化汽,但始终保持着H?O的本质。”
他们的推测很快得到验证。当林深不再抗拒星舰的变形,而是在心中构想“适合当前环境的形态”时,多面体舰体竟自动调整成了流线型,表面的液态物质也化作了能吸收能量的护盾。周围扭曲的空间恢复了正常,能量流变得温顺起来。
“看那里。”艾拉指向舷窗外,一群由光与影组成的生物正在围绕星舰飞舞。它们的形态每秒都在变化:前一刻是飞鸟的形状,下一刻就变成了游鱼,偶尔还会化作星舰的迷你版。“它们在模仿我们的认知形态,这是变化之域的交流方式——通过共享彼此的认知来建立连接。”
苏璃放出彩光与这些生物接触,彩光刚靠近,生物群就化作了与彩光相同的颜色。一段模糊的意识流入苏璃的脑海:“外来者……带来了‘固定’的危险……核心正在结晶……”
“核心在结晶?”林深立刻让星舰向星域中心驶去,“如果变化之域的核心失去了流动性,整个星域的法则都会凝固,所有生命都会被固定成单一形态。”
深入变化之域后,周围的景象变得愈发诡异:一颗行星同时呈现出诞生与毁灭两种状态——一半是岩浆翻滚的初生地表,一半是冰封死寂的末日景象;一群智慧生命的城市在晶体与流体之间不断切换,居民们的身体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似乎在抵抗着被固定的命运。
“是‘认知污染’在扩散。”艾拉分析着从一颗晶体化行星上采集的样本,“有外来者在这里强行推行‘绝对定义’的法则,他们用某种装置将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变化之域,导致原生法则出现结晶化病变。”
样本中包含着一种陌生的能量信号,与织网之戒中储存的法则频率完全不同。林深认出这种信号的特征——属于“绝对秩序教派”,一个信奉“宇宙必须遵循唯一法则”的极端组织,他们曾在时间褶皱带试图用永恒钟冻结所有时间流,被林深一行人阻止过。
“他们在重复同样的错误。”林深握紧织网之戒,“在时间褶皱带想固定时间,到变化之域又想固定形态,却不明白宇宙的平衡需要多样性。”
星域中心的景象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一颗巨大的水晶球悬浮在虚空中,球体内是变化之域的核心——原本应该流动着七彩能量的核心,此刻已有大半结晶成了透明的固体。水晶球周围环绕着数十艘绝对秩序教派的战舰,它们正用能量束持续轰击核心,将“绝对定义”的法则强行注入。
“必须切断他们的能量束。”苏璃的结晶突然变得明亮,“变化之域的原生生命愿意帮助我们,它们能暂时干扰教派战舰的认知系统,但需要我们摧毁水晶球表面的能量转换器。”
林深将三枚钥匙的能量注入星舰武器系统,原本的激光炮化作了能释放“混沌能量流”的装置——这种能量包含着无限可能,正好克制绝对秩序教派的单一法则。“艾拉负责掩护,苏璃引导原生生命,我去摧毁转换器。”
行动开始后,变化之域的原生生命化作无数光带,缠绕住教派战舰的传感器。那些战舰的武器系统立刻出现混乱:有的激光炮射出了藤蔓,有的护盾变成了液态,最可笑的是一艘旗舰的引擎竟开始播放悦耳的音乐——这是原生生命干扰他们认知的结果。
“就是现在!”林深操控星舰突破防御圈,朝着水晶球表面的能量转换器俯冲。这些转换器是由绝对秩序教派的“定义水晶”制成,能将变化能量转化为结晶能量。当混沌能量流击中转换器时,那些水晶立刻出现了裂纹——它们无法理解包含无限可能的能量,导致自身结构崩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