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玻璃窗上还留着昨天下雨时未干的水痕,阳光一照,像撒了一地碎银。刘好仃坐在角落,手里捏着半杯凉透的茶,眼神却落在阿梅电脑屏幕上那张刚刚开始成型的热力图上。
“这颜色越深的地方,说明跑得越多?”王姐凑过去问。
“对,但你看这里。”阿梅指着宝安方向一片偏红的区域,“这条线几乎每天都有车走,可平均耗时比其他路线高出将近15%。”
“难怪司机都喜欢绕这儿。”小周翻了翻之前收集的数据,“返程空载率最低的就是这一带。”
刘好仃点点头:“这就是隐形损耗。客户没投诉,流程也合规,但效率其实被悄悄拖慢了。”
他转头看向小周:“调度系统那边怎么样?”
小周立刻调出一张表格:“我联系了四家本地物流公司,他们用的都是轻量级平台,功能不算复杂,但基本能实现路线规划、实时反馈和评分记录。”
“有没有演示看看?”王姐问。
“有!”小周点开一个网页链接,屏幕上跳出一段视频介绍。画面里是一个简洁的操作界面,司机点击“异常上报”按钮后,系统自动弹出语音播报提示。
“这个挺实用。”王姐眼睛一亮,“万一路上堵了或者临时改路线,也不用打电话报备,直接语音就行。”
阿梅在旁边记下:“可以考虑作为试点阶段的反馈渠道。”
刘好仃喝了口冷掉的茶,点头道:“先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热力图分析、调度系统测试、司机反馈机制。下周前拿出初步方案。”
会议结束,大家陆续起身收拾东西。小周一边关电脑一边嘀咕:“就怕司机们不配合啊。”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把笔记本合上,站起身来。
“人不是抗拒改变,而是怕变糟。”他说,“只要让他们看到好处,就会慢慢接受。”
阿梅回到工位,打开Excel表格,开始整理过去三个月的运输数据。仓库那边传来的文件格式五花八门,有的是手写的扫描件,有的是导出失败的乱码表单。她叹了口气,戴上耳机,开始一项项筛选。
“你这是在拼乐高吗?”小周路过,看着她满屏密密麻麻的数字。
“差不多吧。”阿梅苦笑,“有些数据连日期都没写清楚,只能靠车牌号和司机名字去猜哪条是哪趟。”
小周坐下来,顺手拿起她的鼠标:“我帮你写个函数,至少先把重复的剔除。”
“谢了。”阿梅松了口气,“等我把这些理顺,就能生成完整的热力图了。”
小周敲着键盘,忽然停下:“等等,这辆车……连续三周都绕到宝安,而且每次都是下午三点左右出发。”
阿梅凑过来一看,皱眉:“客户评分还都是满分,根本没人投诉。”
“说明司机自己调整了路线,省了油钱,客户也没耽误收货。”小周摇头,“但这其实是公司成本的隐形上涨。”
阿梅默默记下:“回头得跟王姐说一声,这可能是潜在问题点。”
王姐踩着中午饭点溜进了车队办公室。司机们正围在一台老式电视前看午间新闻,见她进来,有人笑着打招呼:“今天怎么亲自来了?”
“来看看大家伙儿呗。”王姐笑眯眯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顺便聊聊调度的事。”
气氛明显安静了几分。几个年纪大的司机交换了个眼神,有个年轻的低头扒饭,不敢抬头。
“你们也知道,厂里最近在优化物流流程。”王姐开门见山,“我想听听你们的真实想法。”
一位姓李的老司机放下筷子,点了根烟:“调度系统我知道,就是以后不能自己挑路线了吧?”
“不是不让挑,而是让路线更科学。”王姐解释,“比如哪条路堵车多,系统会建议绕行;哪个时间段最顺畅,也能提前安排。”
“那要是系统派的路线不好呢?”另一个司机问,“我们还得按它说的走?”
王姐早有准备:“当然不是。我们会设置‘人工干预’选项,司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所有改动都会记录下来,方便后续优化。”
老李吐了个烟圈:“听起来不错,但我们收入会不会受影响?”
王姐点头:“这也是我想了解的。你们最关心什么?结算方式?路线距离?还是时间安排?”
沉默了一会儿,那个年轻司机小声说:“其实我们也愿意配合,只要别让我们白跑,工资不缩水就行。”
王姐笑了笑,在本子上写下一行字:“司机激励机制”。
小周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他上午联系的那家软件供应商发来的消息。
【您好,关于您咨询的调度系统,我们这边可以提供基础版部署服务,支持路线规划、语音反馈、评分录入等功能。首次安装费用为¥2800,后续月费¥499/账号。如需进一步演示,请随时联系我们~】
他看完,立刻回了一句:“谢谢,我们正在内部评估,稍后联系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