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房间的辩论持续到凌晨。马国涛的白衬衫被汗水浸透,墙上挂满数据图表。当陈志远拿出东郊仓库的物资调配表时,学者突然摔了茶杯:"这才是中国特色的缓冲机制!"
月光透过纱帘,在表格上投下斑驳光影。那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是张建军带着徒弟们熬红的眼睛,是苏晓梅磨破的手指,是二十辆"先锋"摩托在雨夜狂奔的车灯。
"我需要这些案例。"马国涛的钢笔尖戳破了稿纸,"下周的国务院汇报..."
走廊突然传来脚步声。陈志远迅速收起文件,下一秒房门被敲响——服务员"送热水"来了。透过门缝,他看见赵明辉的鳄鱼皮鞋在转角处一闪而过。
返程的火车上,周雅对着录音带做笔记。"马国涛的理论有三个漏洞..."女记者突然抬头,"但你的实践刚好能补上。"
陈志远望着窗外飞驰的田野。在河北某处小站,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抢收冬小麦,其中有人穿着"先锋"摩托的工作服——那是红星集团下乡支农的员工。
"不是补上。"他轻声道,"是生长在一起。"
软卧包厢的门突然被拉开。列车长带着乘警出现:"接到举报,有人携带国家机密文件!"
周雅本能地护住录音设备。陈志远却坦然打开公文包——里面除了《价格理论》,还有本泛黄的《赤脚医生手册》。秦雪临行前塞的这本旧书,此刻成了绝妙的反讽。
"误会了。"列车长尴尬地赔笑,"赵同志说看见..."
"赵同志?"周雅按下录音键,"能说全名吗?"
这场闹剧的结局是,赵明辉在下一站被"请"下车。而陈志远在列车长的连连道歉中,获得了两份免费餐券。
夜深人静时,他在车厢连接处抽了支烟。月光照亮了铁轨,像两条平行的价格曲线——计划与市场,理想与现实,前世与今生。
回到集团总部,马国涛的感谢信已经摆在桌上。随信附赠的是本签名着作,扉页题着"致缓冲带设计师"。陈志远将书锁进保险柜时,苏晓梅敲门进来。
"研讨会收获如何?"
少女的辫子又长了些,发梢沾着仓库的粉尘。陈志远取出个铝饭盒:"尝尝,人民大会堂厨师的拿手菜。"
苏晓梅夹了块凉掉的鱼肉,突然笑了:"比食堂大师傅差远了。"
晨光中,两人对着物资调度表吃完了这顿特别的早餐。陈志远在新挂上的战略图前写下:"政策博弈:1.理论实践结合;2.话语权争夺;3.底线思维。"粉笔在"底线"二字上顿了顿,窗外传来"先锋"摩托的引擎声——楚明月又去抢购物资了。
而在省城某宾馆套房里,赵明辉正对着电话咆哮:"查!那个马国涛什么来路!"镜子里,他的金丝眼镜反射着冷光,像两片锋利的刀片。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