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帝君注曰大道恶盈当其盈而用力持之持之是也而
不免於持之迹矣何如不盈之爲贵乎故曰不如其已大道
戒锐当其锐而揣之揣之是也而不免於揣之心矣揣是强
制之法踰时又将复然故曰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鬼神害盈而福谦富贵而骄自贻其咎人道恶盈而好谦
功成名遂身退君子有终天之道天地合德
又曰金玉从富贵来世之享富贵拥金玉者何以不克终而
守乎以其骄也骄缘於贪贪斯恋恋而不能去故凡抱远识
者於功成名遂之後则亟思退恐盈满之爲害也则此个退
字是乃天之不盈之道汉留侯深知此道故终身不殆若越
之文种吴之子胥其不知退者矣
能爲章第十
载营魄神凝志道不爲物迁抱一能无离二物混成如母??婴
正阳帝君注曰魂魄人之所各丽於身者也易曰精气爲物
游魂爲变变者神也营训止魂属阳精而神焉魄属阴杂而
止焉是之谓营魄载者以魂载魄也魄载魂则魄爲政而嗜
慾攻取将漓其性若魂载魄则魂爲政而虚灵不昧日见其
天抱一者抱此不二不杂之眞能无离言神与一不可以须
臾离也
专气致柔能婴儿眞息悠悠如保赤子
又曰气卽形气之气而利害美恶分焉用之当则美而利失
所当则恶而害与其逞之失所不如敛之使静静卽所谓专
也且气易隣於刚刚者必折齿刚是以易敝也故旣专而又
致柔能婴儿者赤子纯一无僞安於不识不知之天圣人之
安於无事则亦如之故曰能婴儿卽大人不失赤子之心之
谓也而生神章有云熙颐养婴童者亦犹此意
涤除玄览能无疵不见不闻监明尘净
又曰涤除者扫除杂秽也圣人以无事爲福故於杂秽一切
扫除而玄览其高远日跻上达则亦何非义之有故曰无疵
爱民治国能无爲不动不变时淸道泰
又曰民自具爱之之道国自有治之之道圣人如其道以爱
民亦如其道以治国所谓因物付物是也而何待於爲故曰
能无爲
天门开阖能无雌出有入无一而不二
又曰天门者卽道之门也道之开阖动用自然范围不过曲
成不遗圣人亦先天而弗违後天而奉时已耳故曰能无雌
雌者守一之谓卽君子而时中也
明白四达能无知月皎冰融黜聪屏智
又曰齐治均平明白四达是所谓知也然见以爲知则有知
之心矣有知之心则与本然之知判而爲二且如镜照物者
也物来斯照而镜初无照物之心故明白四达虽知而究未
有知也故曰能无知
生之畜之斡旋四德长养羣情生而不有道生万物无所取有爲而不恃忘其所以默默昏昏
长而不宰泰然无我一任天理是谓玄德行修德备脱体全眞
又曰圣人体道於无所以生万物畜万物虽生而不自以爲
有虽爲而不自恃虽长民而不自以爲宰是谓无声无臭之
道惟精惟一之道也非玄而何故曰玄德
无用章第十一
三十幅共一毂象月之数万法归心当其无有车之用毂虚其中所以运行埏埴以
爲器阴阳往来而成造化当其无有器之用竭智尽物圣无全能凿戸牖以爲室万象
森罗同乎一天当其无有室之用谁不由戸莫非斯道故有之以爲利得此父母之身爲用
无之以爲用存我厥初无内无外
西华帝君注曰太上教人总本个无字立论是经八十一篇
惟此章揭明其旨太上无量度人经济皆在於此车有毂则
必有辐毂一而已而辐则若是之多似寡不可以胜众乃毂
则无爲而辐则自爲旋转是惟毂无爲而後有车之用也推
之於器於室何独不然用器者自烦而器之质固无爲也谋
室者恒扰而室之象亦无爲也惟无斯有器之用室之用然
则天下之凡有者不皆生於无乎故没个有则不足以见无
之大而没个无又安克以入有之细所以末二语曰有之以
爲利言有之固爲利矣而实无之以爲用言不得这个无难
以致用也无之时义大矣哉
检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志之所之其机在目五音令人耳聋和气去心贪外丧内五味令人
口爽嗜於道味忘其自然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猿马不定无所归宿难得之货令
人行妨志爲物转贵乎守一是以圣人爲腹收视返听乐在其中不爲目眼被色眩妄视泄精
故去彼取此见性明心闻声悟道
西华帝君注曰目官司视耳官司听口官司味儒家所谓气
质之性也圣人与人均共之第圣人任理而不放性众人任
欲以贼其性遂致眈夫五色五音五味而目於以盲矣耳於
以聋矣口於以爽矣性固如是哉爽训苦不特此也彼驰骋
田猎以及难得之货圣人亦未尝不欲而当其际总以镜花
水月付之不致如庸众之发狂而妨行也所以古之达人爲
腹不爲目盖最贪者目也然极意於贪而竟无处盛受若腹
则多寡皆能受矣而究未有意於贪圣人深味此义故去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