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经曰万物之变不可救也秉其要而
归之故物无弃物洞灵经曰救弊贵於一
令
是谓袭明
通玄经曰道可以阴可以阳可以幽可以
明积微成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
通玄经曰人主者民之师
不善人善人之资
通玄经曰古者圣人善用道者乗人所资
以立功以其所不能托其所能所治甚衆
所居甚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不祥
不贵其师
通玄经曰教而不倦所以治民也贤师良
友舍而爲非者寡矣
不爱其资
南华经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
是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
虽知大迷
通玄经曰古人不小学不大迷不小惠不
大愚末世虽知小学大迷於道
是谓要妙
通玄经曰治衆之本在於一要天下安宁
要在一人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此章南华经言/古者道恶乎隐
而有眞僞皆因後世五帝道隐於小/成以僞其道而不眞矣古者大道至
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仁义礼乐君子小人哉同乎无
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则民素朴素/朴而民性淳质而自治矣及至後世
五帝蹩躠悬赘爲仁踶跂骈拇爲义/而天下始疑惑於书学小成之僞矣
澶漫淫声爲乐摘僻邪僞爲礼而天/下始分离爲律历声色之器矣是故
後世五帝大道朴散/造书利器爲书器也
知其雄
南华经曰五帝知其雄造五声也通玄经
下德篇曰雷霆之声可以锺鼓象也风雨
之变可以音律知也声可闻者可得调也
调五音矣
守其雌爲天下谿
南华经曰古者五声不乱孰爲六律守其
雌爲天下谿
爲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通玄经曰古之善爲君者法於江海无爲
爲天下之谿其德不离是以至人不见可
欲心与神处静而体德动而理通
知其白
南华经曰五帝知其白造五色也明可见
者可得而蔽也色可察者可得而别也别
五色矣
守其黑爲天下式
南华经曰古者五色不乱孰爲文彩守其
黑爲天下式
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通玄经曰古者至人之治虚无寂寞修自
然之道漠然无爲而天下和
知其荣
南华经曰五帝知其荣造律历也通玄经
曰夫至大天地不能函也至微神明不能
见也大可覩者可得而量也量历数矣
守其辱爲天下谷
南华经曰古者白玉不毁孰爲珪璋守其
辱爲天下谷
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通玄经曰古之善爲君者法於江海江海
无爲爲天下谷其德乃足不分争而财足
圣人淳朴而不散淡然无欲而民自朴
朴散则爲器
通玄经曰及至五帝建律历别五色异清
浊味甘苦则朴散而爲器矣立仁义修礼
乐则德迁而爲僞矣民饰智以惊愚设诈
以攻上天下有能持之而未能有治者也
夫智能弥多而德滋衰南华经曰古者纯
朴不残孰爲犠樽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情
性不离安用礼乐後世残朴以爲器工匠
之罪也毁道德以爲仁义五帝之过也
圣人用之则爲官长
南华经曰狶韦氏得之於道以挈天地无
爲伏犠氏得之於道以袭气母之道神农
氏得之於道以火德王黄帝得之於道以
登景云之天下
故大制不割
南华经曰是以一人之断制天下譬之犹
一覕夫唐虞知贤人之利天下而不知其
贼天下夫唯割也外乎贤者知之矣
将欲章第二十九此章通玄经言末/世天子诸侯以天
下一国爲家以万物爲畜怀天下之/大有万物之多即气实而志骄大者
用兵侵小小者倨傲凌下无长乆得/在时不在争不在道不在圣土凝下
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迟是以圣人无爲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夫习於行阵之事者不/知神化庙战之权夫好兵者未尝不
败争战者未尝不失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爲伤故爲者败
之执者失之七国兵争亡天下也
将欲取天下
通玄经曰国不欲贪竟得得在天下与之
不在於自取仁义则得
而爲之兵争
通玄经曰夫欲名是有而爲之争之吾见
其不得已
吾见其不得已
通玄经曰虽执而得之不留也夫名不可
以求而得也在天下与之与之者归之天
下所归者德也若无德者民不归也不归
用兵即危道也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
洞灵经曰天下之神器也帝王之重位也
不可爲也
通玄经曰天下大器也不可执也不可爲
也
爲者败之
通玄经曰夫好名者未尝不中善游者溺
各以所好反自爲伤故曰爲者败之也
执者失之
通玄经曰夫争利者未尝不穷善骑者坠
各以所好反自爲伤故执者失之
故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