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慈则物皆爲之卫矣
黄茂材曰慈爱之人无害物之心物亦无
害之者岂特战则胜守则固哉物无害之
则可以长生故曰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程大昌曰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
乎尔者也我能慈人且爲我勇故遇战则
胜遇守则固设有不及天且以其慈而加
佑助焉去邠而岐周以兴是其救也
善爲士章第六十八
善爲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
善用人者爲之下
颖滨苏辙曰士当以武爲本行之以怯若
以武行武则死矣圣人不得已而後战若
出於怒是以我故杀人也天必殃之以吾
不争故能胜彼之争若皆出於争则未必
胜矣人皆有相上之心故莫能相爲用诚
能下之则天下皆吾用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勇而不武威而
不怒不争者胜贪先动者必败谦下则人
与爲用忽慢者人不爲力
程大昌曰老氏论兵常恶乎争胜於两阵
之交而贵夫图全於未战之前正其重用
人命焉耳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
之极
涑水司马光曰德与天合自生民以来无
以加也
黄茂材曰老子言兵皆有爲而发故曰是
谓配天古之极然非深知兵者安能言之
熟论此篇之义正使太公穰苴孙武之俦
亦不过此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进寸而
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御注曰感之者爲主应之者爲客迫而後
动不得已而後起谓之应兵不嗜杀人故
难进而易退
碧虚子陈景元曰老氏痛当世用兵以好
战爲本夫兵者必以先举爲主後应爲客
且圣人之兵常爲不得已而用之故应敌
而後起应敌而後起者所以常爲客也进
少而退多者是沈机密用重敌之意也夫
行师在乎止敌贵乎不争虽行止敌不行
杀心既无杀心即我之师徒抱义以守故
行无行也又将奋臂而先登则若无臂而
可奋以其恶杀而尚慈也夫有道之君纵
有凶暴之寇妄动而来则告之以文德示
之以义兵彼必闻义而退自然无敌虽有
仍引之威而无敌可引故曰仍无敌敌既
远退干戈戢藏虽有持执之仪而无兵可
执故曰执无兵
涑水司马光曰主谓以强兵爲己任客谓
人加於己己不得已而应之
颍滨苏辙曰主造事者也客应敌者也进
者有意於争者也退者无意於争者也无
意於争则虽用兵与不用均也苟无意於
争则虽在军旅如无臂可攘无敌可因无
兵可执而安有用兵之咎耶
达眞子曰不能不有其己不能不专其性
莫甚於用兵也故用兵有言可以托其至
道之心矣设若虽用兵之时犹不敢爲主
而爲客则是不自有其己不自专其性心
不事於杀伐者也不敢进寸而退尺心不
勇於胜敌者也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寳故抗兵相加
哀者胜矣
御注曰轻敌则好战好战是乐杀人也乐
杀人者丧其慈而失仁民爱物之心不可
得志於天下矣圣人用兵救民於水火之
中取其残而已神武不杀而以慈爲寳故
仁眇天下而无不懐义眇天下而无不畏
是谓常胜
碧虚子陈景元曰书曰抚我则后虐我则
雠若然者则天下皆敌也一国亦吾敌也
一乡亦吾敌也一家亦吾敌也一身亦吾
敌也故王者不遗卑小之臣即得万国之
欢心公侯不侮於鳏寡即得百姓之欢心
志士不忘於修身即神悦而天乐然後可
以全吾寳几亡吾寳者何哉我本慈爱不
乐杀人不得已而至於无敌非吾志也抗
举也夫两国举兵相加也哀者慈爱发於
哀诚之谓也则由其君之有道也若夫上
存慈爱之心不失使臣之礼下输忠臣之
节尽得事君之义则何向而不胜哉
颖滨苏辙曰圣人以慈爲寳轻敌则轻战
轻战则轻杀人丧其所以爲慈矣两敌相
加而吾出於不得已则有哀心哀心见而
天人助之虽欲不胜不可得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轻敌必败之因
也失计则死得计则生其所系之大者莫
若於生与邦家之重非寳者何以兵相抗
爱士则哀其临敌以身视士卒不以鬬战
杀人贪功爲乐必胜也
黄茂村曰自周之衰大道不明人僞长而
天眞失天下之人溺於声色嗜慾以丧其
生者十常八九故曰轻敌者几丧吾寳老
子所以再三言之不已深哀其祸惨於兵
矣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御注曰道炳而易见也故载之言则甚易
知要而易守也故见之事则甚易行孟子
曰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故道无难而天
下无不能有难不能者不知反求诸己耳
碧虚子陈景元曰经曰常无欲以观其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