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其名而至於争矣货之难得者其利可
贵上之人苟贵之则民皆欲求其利而至
於爲盗矣盖名利可欲者也不尚之不贵
之是不示之以可欲使民之心不争不爲
盗是不乱也○见贤遍/切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
四其字皆指民而言虚其心谓使民不知
利之可贵而无盗心也实其腹谓民虽不
贪於利然圣人阴使之足食而充实未尝
不资夫货也弱其志谓使民不知名之可
尚而无争心也强其骨谓民虽不贪於名
然圣人阴使之勉力而自强未尝不希夫
贤也○夫音/扶
常使民无知无欲
谓使民皆无所知不知名利之可欲而无
欲之之心
使夫知者不敢爲也
谓民纵有知名利可欲者亦不敢爲争盗
之事然不敢爲则犹有欲爲之心特不敢
尔
爲无爲则无不治矣
爲无爲谓爲争爲盗者皆无爲之之心如
此则天下无不治矣
右第三章此章言圣人治天下之道/而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後
世养生家借以爲说其/说虽精非老子本?也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冲字本作盥器之虚也或疑辞不敢必也
道之体虚人之用此道者亦当虚而不盈
盈则非道矣渊深不可测也宗犹宗子之
宗宗者族之统道者万物之统故曰万物
之宗似者亦不敢必之辞也○冲直中切
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挫摧也鋭銛也纷纠结也解纠结者以觿
取其鋭也凡锐者终必钝故先自摧其鋭
以解彼之纷不欲其锐也则亦终无钝之
时矣和犹平也掩抑之意同谓齐等与之
不异也镜受尘者不光凡光者终必暗故
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尘不欲其光也
则亦终无暗之时矣夫鋭者必钝光者必
暗犹盈者之必溢道不欲盈故鋭者摧之
而不欲其鋭光者和之而不欲其光也其
鋭其光二其字属己其纷其尘二其字属
物旧解作一句一义者非此四句言道之
用不盈也湛澄寂之意道之体虚故其存
於此也似或存而非实有一物存於此也
此一句言道之体虚也夫音扶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吾不知谁之子问辞也象帝之先答辞也
子父母所生者象帝天也象言天有象帝
言天之主宰也谓道果谁之子乎天先乎
万物而道又在天之先则天亦由道而生
无有在道之先者矣
右第四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爲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
爲刍狗
仁谓有心於爱之也刍狗缚草爲狗之形
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
意天地无心於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
人无心於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
狗爲喻盖圣人之心虚而无所倚着若有
心於爱民则心不虚矣○复符后/切着直略/切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槖龠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也爲函以
周罩于外者橐也爲辖以鼓扇于内者龠
也天地间犹橐龠者橐象太虚包含周徧
之体龠象元气絪緼流行之用不屈谓其
动也直愈出谓其生不穷惟其槖之虚而
龠之化化者常伸故其龠之动而橐之生
生者日富在天地之间者如此其在人也
则惟心虚无物而气之道路不壅故气动
有恒而虚中之生出益多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数犹速也穷谓气乏人而多言则其气耗
损是速其匮竭也不如虚心固守其所使
外物不入内神不出则其虚也无涯而所
生之气亦无涯矣中谓橐之内龠所凑之
处也○数音朔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以喻虚虚则神存於中故曰谷神谷即
中之处而守之者神也不死谓元气常生
而不死也牝以喻元气之濡弱和柔上加
玄字者赞美之辞玄牝者万物之母也庄
子所谓太一者此或号之爲灵寳後天之
宗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门谓所由以出根谓所由以生虚无自然
者天地之所由以生故曰天地根天地根
者天地之始也庄子所谓常无有者此或
号之爲元始先天之祖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绵绵谓长乆不絶若犹云而也存谓神之
存勤犹云劳也凡气用之逸则有养而日
增用之勤则有损而日耗言神常存於中
则气不消耗也
右第五章
天长地乆天地所以能长且乆者以其不自
生故能长乆
天地以其气生万物而不自生其气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
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後谓卑贱在下不求先人先谓尊高在上
外谓清静无爲不求益生存谓长乆住世
无私谓後其身外其身成其私谓身先身
存圣人非欲成其私也而自有身先身存
之效假设衆人有心成其私者言之则爲
能成其私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