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听了黄帝的一番痛骂后,怒不可遏,他瞪大双眼,满脸怒容,对着黄帝大吼道:
“黄帝小儿,你这牙尖嘴利之徒,休要在此胡言乱语!我才不会与你这等卑鄙小人争辩,今日便是拼个你死我活,也在所不惜!”
黄帝和炎帝如此喋喋不休地争吵,其实也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就在这时,炎帝的粮草突然起火了,火势迅速蔓延,眨眼间便将整个粮草营地都笼罩在熊熊烈火之中。
黄帝见状,心中暗喜,立刻扯开嗓子大喊:“你们的粮草已断,已成瓮中之鳖,还不速速投降,我可保你们不死!”
随着黄帝的这声大喊,他身旁的近臣们也纷纷附和,齐声高呼:“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这一声声呼喊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回荡,震耳欲聋。
炎帝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粮草被烧毁,心中懊悔不已。他暗骂自己太过轻敌,竟然中了黄帝的诡计。
此时,他的军队已经军心大乱,士兵们开始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炎帝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意识到这场战争自己恐怕是要败北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一名大将匆匆赶来,焦急地问道:“首领,如今这情形,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炎帝心如死灰,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事已至此,投降吧。黄帝向来仁慈,或许还能保住部落中的老幼妇孺。”
说罢,炎帝缓缓地拔出了自己的佩剑,准备自刎以谢部落。
然而,就在他举起剑的一刹那,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呼喊:“炎帝且慢!我军一向遵守公约,善待俘虏,绝不会滥杀无辜!”
喊话之人正是柏鉴,他站在前方不远处,高声喊道,声音清晰而响亮。
炎帝一听更想死了。心道“你才是俘虏,你全家都是俘虏。”
就在此时,黄帝突然出现在柏鉴身后,毫不犹豫地飞起一脚,直接踹向柏鉴。伴随着一声怒喝:“休得胡言乱语!”
黄帝这一脚力道十足,柏鉴猝不及防,被踹得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
黄帝并未过多理会柏鉴,而是径直走到炎帝面前。
他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前辈,刚才是晚辈口不择言,对您多有冒犯,还望您大人有大量,不要与晚辈一般见识。”
炎帝见状,只是冷哼了一声,并没有开口回应黄帝。
黄帝见状,赶忙继续说道:“前辈,您之前帮助地皇治理人族,使得人族社会秩序井然,这可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啊!而且您更是姜氏部落的中流砥柱,德高望重,深受众人敬仰。
如果您愿意的话,晚辈斗胆提议,让我们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新的部落,就叫做炎黄部落,你的名字在前,如此一来,必定能够让我们的力量更加强大,也绝对不会辱没您的威名。”
黄帝的这番话,表面上是在夸赞炎帝的功绩和威望,实际上却是在暗示炎帝:“你投降吧,辅佐我,我可以给你一个名分,但真正的权力还是掌握在我手中。”
炎帝自然听出了黄帝话中的弦外之音,他心中暗自盘算:如果自己答应黄帝的提议,不仅能够保住性命,说不定还能继续当首领。毕竟,谁不愿意活着呢?
于是,炎帝稍稍犹豫了一下,便装出一副为了天下苍生、为人族一统而委曲求全的样子。
说道:“罢了罢了,我也是不忍心看到人族继续分裂下去,那我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你吧。”
黄帝见状,心中暗喜,他心想:既然你如此识趣,那我就成全你“前辈大义”的美名吧。
于是,炎黄部落就这样顺利地合二为一了。黄帝和炎帝开始共同忙碌起合并的具体细节来。
两人相对而坐,谈论着彼此的关系,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然发现两家还有亲戚关系,都可以算作是同一个分支繁衍下来的。
这一发现让两人的关系瞬间变得更加亲密了。
。。。。。
然而,就在这时,洪荒之中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精卫在海边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
姚氏和神农立刻感应到了精卫气息的消失,他们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从人族圣地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事发地点。
与此同时,一直将精卫从小带到大的玄金,也在第一时间感应到了这一情况,他同样心急如焚,急忙赶来。
而镇元子,作为姚氏的本体,精卫的大爸,自然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他毫不迟疑地赶来。
最终,众人在东海汇聚一堂。
玄金看着眼前这错综复杂的关系,不禁感到有些头疼。
镇元子与他的师父太清老子是同辈,而镇元子的分身又是玄金的徒弟。按照常理来说,镇元子的分身应该算是镇元子本体的孙子,那么精卫作为太孙子,却要称呼镇元子为大爸。
这关系实在是太过混乱了,让人一时之间难以理清。
不过,既然已经如此,大家也只能各论各的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