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余波,暗流初现
君无痕与秦苍率领大军凯旋而归,为大秦的朝堂带来了久违的欢腾。边关大捷的喜讯如春风般吹散了此前因暗影教作祟而笼罩在朝廷之上的阴霾,满朝文武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大秦百姓也为之欢呼雀跃。然而,在这一片喜气洋洋的表象之下,一股不易察觉的暗流正悄然涌动。
那些新晋的官员们,在朝堂上对秦苍和君无痕毕恭毕敬,言语间满是钦佩与赞扬。可一转身,他们便聚在一起,私下里对这两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忌惮不已。在这些人中,礼部侍郎林焕尤为突出。此人城府极深,心机深沉,一直觊觎着朝堂上的大权,妄图有朝一日能在朝中呼风唤雨。他深知秦苍和君无痕如今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同两座难以撼动的大山,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暗中小心翼翼地谋划着。
林焕深知,要想与秦苍和君无痕抗衡,仅凭他一己之力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在朝中四处拉拢势力,以各种利益为诱饵,将一些心怀不轨、见风使舵的官员聚集在自己身边。他常常在一些隐秘的场合与这些人密会,商讨着如何削弱秦苍和君无痕的影响力,逐渐形成一股足以与他们分庭抗礼的势力。
朝会纷争,利益博弈
这一日,早朝的钟声在紫禁城上空悠扬响起,群臣鱼贯而入,朝堂内一片庄严肃穆。皇上高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等待着众人上奏。
林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朝服,迈出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如今边关已定,国泰民安,实乃我大秦之幸。臣以为,当下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民生和文化建设之上。近日,臣听闻江南一带水利失修,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恳请陛下拨款修缮水利,以解百姓之困。”林焕言辞恳切,脸上满是忧国忧民之色。
皇上听后,微微皱眉,心中对江南百姓的遭遇深感忧虑。他觉得林焕所言有理,发展民生确实是当下的重要事务之一,于是便询问众臣的意见:“众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秦苍向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发展民生固然重要,此乃国之根本,臣亦深以为然。然而,也不能忽视边关的后续防御。此次北狄虽被击退,但他们狼子野心,难保不会卷土重来。若边关有失,百姓仍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还需加强军备,巩固边防,以防不测。”秦苍的声音坚定有力,在朝堂内回荡。
君无痕紧接着附和道:“秦帅所言极是,陛下。臣以为,可在边关屯田驻军,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粮草的供应,又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边关稳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发展民生也才能无后顾之忧。”君无痕目光炯炯,神色沉稳。
林焕心中不悦,但脸上仍堆满了笑容,他再次上前一步,说道:“君将军所言虽好,目光长远。但如今国库并不充裕,若同时兼顾发展民生与巩固边防,恐力不从心。还望陛下三思,权衡利弊。毕竟江南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务之急,应是解百姓燃眉之急。”林焕的话语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暗藏私心,试图引导皇上将更多的资源倾斜到他所关注的事务上,从而削弱秦苍和君无痕在军事方面的话语权。
朝堂上顿时争论不休,支持林焕的官员们纷纷强调民生之重,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江南水利问题;而拥护秦苍和君无痕的大臣们则力陈边防的重要性,担心一旦放松警惕,北狄再次入侵,后果不堪设想。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嘈杂之中。
皇上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争论的群臣,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秦苍和君无痕所言有理,边关防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绝不能掉以轻心;而林焕提出的发展民生问题也不容忽视,百姓乃国家之根本,若民生不稳,国家也难以繁荣昌盛。但如今国库确实紧张,要同时兼顾两者,着实需要谨慎考虑。
后宫风云,隐秘助力
在朝堂上为了资源分配争论得不可开交之时,后宫之中也悄然发生着一些事情,对朝堂局势产生着微妙的影响。
淑妃,乃林焕的远房表姐,听闻朝堂上的纷争后,决定为表弟出一份力。这淑妃在宫中一向善于察言观色,深得皇上宠爱。她精心打扮一番,趁着皇上处理完政务,心情稍缓之时,来到了御书房。
“陛下,今日处理政务可还顺利?”淑妃轻声细语,如黄莺出谷,一边说着,一边为皇上轻轻捶背。
皇上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朝堂上为了江南水利和边关防御之事争论不休,朕一时也难以决断。”
淑妃心中暗喜,却不动声色地说道:“陛下,臣妾虽不懂朝堂之事,但也知道百姓安居乐业乃国家之福。听闻江南百姓受灾,臣妾心中实在不忍。若能早日修缮水利,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陛下也能成为百姓心中的贤君,名垂青史。”淑妃的话语如丝丝细雨,慢慢渗透进皇上的心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