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完成任务!”赵处长的声音铿锵有力。
“还有,”张部长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那个‘东方文化交流促进会’的周文彬,那个神秘的插画师‘青木’,以及那个提供掩护的‘怀瑾’……他们是这张毒网上的关键节点!赵处长,你亲自负责,成立专案组!给我挖!挖出他们的根!挖出他们背后的资金链、信息链!要不动声色,但务必连根拔起!文化领域的汉奸,比战场上的叛徒更可恨!危害更大!”
“是!”赵处长眼中寒光一闪,杀气凛然。
“最后,”张部长的目光回到林阳和苏白薇身上,语气带着深沉的托付,“技术层面的壁垒,需要你们来突破。林阳同志,白薇同志,你们提出的那个‘文物特征数据库’和‘公众辨识手册’,非常好!非常及时!这将是斩断文物黑手、唤醒民众保护意识的关键武器!我要求,以最快速度、最高标准完成!资金、设备、人员,军区全力保障!需要什么,直接打报告给我!”
“是!”林阳和苏白薇齐声应道,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会议持续到天色微明。当第一缕晨曦艰难地穿透厚重的窗帘缝隙,在会议桌上投下一条微弱的光带时,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和决断的《关于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与文物安全保护的紧急决议及实施细则》草案终于成形。每一个条款都如同堡垒上的一块砖石,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民族的未来,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与文明堤坝。
数日后,红星技术工作室二楼。
窗外是冬日难得的暖阳,金色的光芒洒满工作台。台灯依旧亮着,与阳光交相辉映。桌面上,摊开的图纸和演算草稿被推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一叠厚厚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初稿纸页。
最上面一份,封面上是手写的、刚劲有力的标题:《常见古代文物器型与纹饰特征辨识手册(公众普及版·初稿)》。旁边放着一本装订好的小册子,封面设计简洁庄重,标题是:《国之瑰宝:不可不知的文物小知识》。
林阳正伏案疾书,他面前的稿纸上画满了各种器物的简笔线图:鼎、簋、爵、觚、玉璧、陶罐……线条精准流畅,旁边用极其清晰易懂的文字标注着名称、时代特征、典型纹饰(云雷纹、兽面纹、夔龙纹等)以及最关键的——如何初步判断真伪和来源合法性(如新鲜泥土痕迹、非正常断裂、异常交易场所等)。他画得极其认真,仿佛要将前世博物馆里积累的知识和签到系统赋予的细节洞察力,全部倾注到这一笔一划之中。
苏白薇坐在他对面,面前是一台这个年代罕见的、笨重的晶体管计算机(由军区特批调拨),屏幕上闪烁着绿色的字符。她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金丝眼镜反射着屏幕的微光。她正在将林阳手绘的图谱和文字说明进行数字化编码,同时构建一个初步的文物特征数据库框架。她时而停下来,对照着旁边几份新送来的、经过严格审查的小学历史和社会课本样稿,思考着如何将最核心的文物知识和保护意识,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和图画形式,融入进去。
“林阳,你看这里,”苏白薇指着屏幕上的一段代码和旁边课本样稿中的一幅插图,“我想在这个‘商代工匠的故事’后面,加一个互动小版块:‘火眼金睛辨珍宝’。用你画的这些简笔图,配上简单的选择题,让孩子们找出图中哪个器物可能是‘刚出土’的(有新鲜泥土),哪个纹饰是商代特有的……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保护意识。”
“好主意!”林阳抬起头,眼中带着赞赏,“寓教于乐。比干巴巴的说教强百倍。”他拿起那本《国之瑰宝》小册子,翻到其中一页,“这本给基层信息员和群众的普及册子,重点要突出‘一看、二问、三举报’的流程,配上醒目的举报电话和奖励说明。”
两人正讨论着,楼下传来小雨清脆欢快的声音和脚步声。很快,小雨抱着一本崭新的、封面色彩鲜艳的小学语文课本跑上了楼。她的小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大眼睛亮晶晶的。
“哥!苏姐姐!快看!我们发新书了!”小雨献宝似的把课本举到两人面前,“老师说,这是刚改好的新课本,可好看了!”
林阳和苏白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期待和一丝紧张。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接过小雨递来的课本。
课本散发着新印刷品特有的油墨清香。林阳翻开了第一单元。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歌颂殖民者的篇章,而是一篇图文并茂的课文:《神农尝百草》。生动的插图画着神农氏在莽莽山林中辨识草药,文字质朴而充满敬意地讲述了这位华夏先祖为族人寻找治病良药的智慧和牺牲精神。
接着是《鲁班造锯》,插图细致地展现了工匠的巧思和工具的演变,文字强调了劳动创造和智慧的价值。
再翻到地理单元,介绍黄河的章节。插图不再是单调的河道,而是壮观的壶口瀑布,岸边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和丰收的田野。文字饱含深情地描述着“母亲河”的哺育之恩和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
小雨挤在两人中间,小手指着课本上的插图,叽叽喳喳地说着:“老师今天讲了神农爷爷的故事,他可厉害了!还有鲁班爷爷,好聪明!黄河好大好大,老师说我们都是喝黄河水长大的孩子……”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故事中人物的崇拜。
林阳和苏白薇一页页翻看着,心中的紧张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欣慰所取代。那些被精心剔除的毒草,已经被真正属于自己民族的、充满生命力的根苗所取代。虽然这只是开始,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虽然暗处的敌人依旧虎视眈眈,但看着小雨那纯真而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听着她用稚嫩的声音复述着祖先的智慧和民族的根脉,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
他们构筑的堤坝,正在守护着这些幼小的树苗,让它们能够在属于自己的土壤里,迎着阳光,茁壮成长。这无声的战争远未结束,但希望的火种,已在新生的课本里,在下一代清澈的眼眸中,悄然点亮。
喜欢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