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很大,前院待客会友,后院分东南西北四院。
中间有个三层高的阁楼,里面大多是淳于燕的收藏。
周围种满了梅花,如今这个季节,开得最是鲜艳。
苏予卿只来过这里一回,但没有进去。
因为她看得出来,这四周的梅林布了阵法。
若是她愿意,这些根本难不倒她。
但她无意踏进淳于燕的私人地盘,即使这王府她可随意走动。
就像她也从不进入淳于燕书房一样。
淳于燕在梅林入口处停了下来,他开口吩咐道:“本王和王妃进入即可,你们不用跟着了。”
红袖和红湘对了一眼,看向苏予卿。
苏予卿朝她俩点头,淳于燕笑道:“啧,王妃的丫鬟本王好像使唤不动呢。”
苏予卿:“毕竟是妾身给她们发俸禄嘛。”
“受妾身之托,自然忠妾身之事咯。”
淳于燕也不过随口一提,他认真地对苏予卿道:
“这梅林不简单,仔细跟在身后,随本王进去。”说完抬步进入梅林。
苏予卿听从,亦步亦趋地跟在淳于燕身后,余光也在留意四周的变化。
然后她发现,这个阵法的妙处就在于,五步一移,十步一换。
阵法像是活的一样,随时都在迁移变幻。
这倒是激起了苏予卿好学的性子,但这个想法很快被她压下去了。
她一个商人,不应该懂太多。
但她一个商人,洞察力需很敏锐。
于是她轻呼一声,伸手拉住了淳于燕的衣袖。
用略显惊奇的语气道:“王爷,这里的梅树会动!”
她抬起纤纤玉手,指着一个方向道:“刚才妾身还瞧见这里有一棵梅树的,再一抬眼就没了。”
“妾身十分肯定,没有看错。”
淳于燕停下脚步问道:“王妃如何就能肯定没有看错?”
苏予卿有些骄傲地道:“妾身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淳于燕低头看着苏予卿,觉得她说这话时的神态还挺灵动可爱。
不似平日处理公事时,那般沉稳、清冷。
他勾唇浅浅嗯了一声,解释道:“这林中设有杀阵,乱跑可是会丢了性命的。”
说完转身继续前行。
淳于燕突然想到,自己的王妃今年才十七岁。
京中似她这般大的女子,没有哪个像她一样,行事严苛,少年老成的。
经销行商,尔虞我诈不比朝堂少。
可她一个花季少女,能携苏氏走到顶端。
一直知道她厉害,不可小觑,平日里也见惯了她处事练达的模样。
今日突然窥见她小女儿般的神态,才恍然惊觉,王妃其实年纪还很小。
甚至应该是被人呵护的掌上明珠。
可苏予卿身上的气场很足,总让人不自觉就忽略了她的年龄。
甚至在她故意冷下眉眼时,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淳于燕偶然瞧见过苏予卿在王府书房和掌事们开会的模样。
见之难忘。
到了阁楼门口,苏予卿看见门匾上书“海纳百川”四字。
淳于燕开锁,二人走了进去。
他转身对苏予卿道:“王妃可随意参观,本王先去三楼,你稍后上来。”
苏予卿点头应是,环顾四周,迈开步子逛了起来。
一楼是书籍类,奇门遁术、五行八卦、医书、琴谱、奇闻异志......
倒是涉猎颇广,苏予卿随手翻看了几本,放回原位。
她儿时对这些东西颇感兴趣,娘亲也教过她很多。
可后来,苏予卿只捡着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学。
比如算术,比如制毒,比如......借刀杀人!
二楼是藏品类,鸡蛋大小的南海东珠,似凤凰展翅形态的红珊瑚,古玩字画,乐器......
这些东西,苏予卿见过太多,就算有那么一两个稀奇的,也吊不起她的胃口。
行至三楼,是一个宽敞的雅间,还很暖和。
桌上已经沏好了热茶,茶香袅袅,是苏氏售卖的顶级“暖红玉”。
饮此茶,有温经驱寒的作用,是苏予卿冬日不离手的一款。
四周垂下紫色纱帘,平添柔媚之感。
淳于燕脱了披风,一身藏青色锦袍,正端坐在琴案前。
苏予卿解了狐裘,随意找个位置坐下,撑着下巴欣赏。
没错,是欣赏。
淳于燕生得俊美无双,周身气质雅贵。
此时他正在焚香净手,动作姿势都很随意,却格外令人赏心悦目。
苏予卿笑了起来,难得清闲,竟有人要附庸风雅,弹琴给她听吗?
有点期待呢。
二人无言,淳于燕长指拨弄琴弦试音。
须臾,室内琴音响起,苏予卿静心听曲。
窗外是开得正艳的红梅,上有皑皑白雪堆积。
窗内美人侧目倾身,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轻拢慢捻。
古琴琴音纯厚,曲子是苏予卿从未听过的调。
但琴音宛转悠扬,似孤雁高飞振翅,似碧浪触礁生花。
闻之使人心境开阔,荡气回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