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亲卫团明显就是为了搜寻林少裳的下落而来,见到此处升起响箭后过来查看。
此时,那骑兵认出陈余后,意识到皇帝也有可能在这,显得既惊又喜。
但还未及反应。
就见陈余快步走近,捏着旱鸭嗓,道:“哼,既认出杂家的声音,还敢阻拦?下马!陛下就在村中,身处险境,杂家要亲自去护驾!”
说完,也不容那人多言,就一把将之拉下马,并夺过他手中的刀,快马奔向村中。
那名骑士又愣了一下,回过神,这才对身边的同伴说道:“你速速回营通知大帅,就说已找到陛下,让他带兵前来接应。此处出现庆王府的人马作乱,陛下处境仍不安全。”
“是。”
另一名骑兵应是,火速策马离去。
与此同时。
村中的战斗已趋于落幕,王府骑兵队虽还有近二百人活着,但随着镇西军的杀到,局势瞬间反转,已全数被控制起来。
陈余快马过去,在镇西军阵前停下,高声道:“吾乃御前近侍余德春,庆王府骑兵忤逆作乱,残杀平民,意图对陛下不利,罪不可赦,当处以极刑。”
“镇西军可代旨杀之,以儆效尤。王府之众,皆不可留!另三面山上仍有叛军盘踞,速速求援,击退逆贼!”
根据济州军的线报,王府大军可是来了两千人,虽已控制了包括主将在内的五百人,但三面山上的步卒若冲破火墙限制,单靠数百镇西军却也不能稳操胜券。
关键...这里是江南,并非镇西军的地盘。
王府大军可随时增兵,若不加紧撤离,只怕会节外生枝。
好在此次镇西军陪同林少裳下江南,三千亲卫团随行,倒也有增援之力。
说完话。
陈余也不等镇西军反应,就直冲村中祠堂而去。
领头的镇西军将领回过头时,只见陈余离去的背影,但听他自称“余德春”,那人倒也立马想到了林少裳可能也在这。
惊喜之下,随即快马跟了上去,喝道:“王府骑兵作乱罔上,全部就地正法!另,来一队人,随我护驾。”
话声刚落,人已快速追赶陈余而去。
一众济州老兵与村民在裘老八回到祠堂后,迅速退回了阵地前,避免与镇西军擦枪走火。
见到陈余一骑奔来,站在队伍最前方的裘老八一眼就认出他,刚想呼喊:“陈...”
但只吐出一个字,就见陈余暗中做出“噤声”的动作,似乎并不想让裘老八直接喊出他的真名。
他此时虽戴着面巾,不过裘老八还是通过体型和陈余身上的衣物认出了他,也意识到了他的隐晦,立马及时收声。
而陈余之所以蒙面,是不想让镇西军的人见到他的真容。
至少,现在还不行。
真容一旦暴露,慕容政淳得知,以那位世子爷的本事...只怕不用多久,就能查到陈余来自满江镇,乃至查到他与慕容雪的关系。
别的不说,单说此前陈余等人挟持圣驾,慕容政淳就不会不管。
更何况,陈大社长还是促使慕容雪拒绝嫁入皇宫的最主要原因?
这些隐晦如果被慕容政淳得知,肯定免不了一番刁难。
眼下,可不能被那位“岳丈大人”给盯上,否则麻烦可不小。
来到近前。
陈余翻身下马,问道:“乡亲们都没事吧?陛下呢,带我去见她。此地不宜久留,王府骑兵队虽被击溃,但山上的步卒得到消息,必会传出风声。或许...不用多久,他们的增援就会赶到。”
“单靠数百镇西军与我们,根本无法在江南与林天庆对敌。这个村子是不能待了,通知乡亲们赶紧准备撤离,轻装上路,只带随身衣物,其他的都别管了。”
话说之间,人已朝祠堂旁边的另一处大宅走去。
“等等!陛下何在?带本将去找她!”
正在这时,镇西军主将快马赶到,冲着陈余大喊道。
陈余回头一望,眉头微动,竟认出了来人。
此人正是慕容政淳的亲卫团长,张贺。
此前在船上时,倒是与这货打过几次照面。
陈余想了想,并未拒绝张贺跟来,回道:“张将军且跟来。”
村中的妇孺老幼与林少裳,此时就藏在隔壁大宅的偌大密室中,由数十济州老兵负责保护。
密室的入口,是一扇开口向下的厚重铸铁门,极难打开。
室内的空间很大,几乎挖空了整个大宅的地下,足以容纳两三百人,分成数个独立的房间。
里边常备应急物资,足够支撑百人七天之用。
陈余与裘老八等人动手迎击王府骑兵队之前,林少裳就已跟随一众村民进入密室。
少帝陛下夹在一个人群拥挤的房间中,被挤到墙角,显得极为不安。
既得忍受旁人异样的目光,第一次与百姓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也让她感到有些无法适从。
但他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双手交错在胸前,乖乖坐着。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她之所以能躲在这里避难,还得多亏有这些村民,又怎敢有意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