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黑暗,如同粘稠的墨汁,包裹着坠入深井底部的星茧。只有星茧外壳破损处泄露出的、混合着混沌微光与翠绿生命源质的稀薄光晕,在巨大的、扭曲缠绕的金属管道内壁上投下变幻不定的、鬼魅般的影子。空气(或者说真空)中弥漫着金属锈蚀、能量泄露后的臭氧焦糊味,以及一种……源自金属结构深处、仿佛亿万年未曾流动过的、冰冷的死寂气息。
碎片核心的光芒微弱而稳定地搏动着,如同重伤者沉睡中的脉搏。它的运算力降到了最低谷,仅能维持着最基础的维生系统循环,以及对外部环境的被动扫描。每一次扫描反馈,都如同冰水浇在残破的逻辑核心上。
“环境扫描:位置确认——深渊巨构深层附属结构(代号:熵流井)。结构:超巨型废弃能量/物质输送管道网络。空间:高度复杂,多层折叠,存在大量坍塌堵塞。环境威胁:极高。背景辐射:致死级(未过滤)。空间应力:极不稳定(周期性巨构结构沉降)。能量乱流:持续性强,属性:熵增/惰化(对混沌力场及生命源质存在持续侵蚀)。”
“星茧状态:结构完整性:41%(持续缓慢修复中)。能量储备:7.2%(仅维生及最低维持)。混沌力场:强度不足5%(范围:紧贴外壳)。生命源质渗透:持续,修复效率:+0.03%/标准时(受环境侵蚀抵消)。”
冰冷的报告勾勒出一幅令人绝望的图景。这里并非避难所,而是另一个更加恶劣的囚笼。深渊巨构虽然暂时失去了星茧的精准锁定,但碎片能清晰地感知到,上方遥远的金属结构中,那种冰冷的、秩序化的扫描波动如同跗骨之蛆,从未停止。巨构庞大的躯体如同悬顶之剑,其内部结构每一次微小的调整或能量流动,都会引发深井底部金属管道网络的连锁反应,带来沉闷的震动和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如同巨兽沉睡中的翻身。
碎片调动着残存的运算力,驱动星茧残骸在缠绕的金属“藤蔓”中极其缓慢地、如同蜗牛般移动。它必须找到一个相对稳定、能最大限度屏蔽上方扫描和下方能量乱流的掩体。每一次微小的移动,都伴随着金属摩擦的刺耳噪音和外壳结构不堪重负的呻吟,如同垂死者的挣扎。
生命源质的持续渗透,是这片绝望黑暗中唯一的慰藉。它如同温暖的血液,在星茧内部流淌,修复着最严重的创伤。尾部引爆的巨创和侧后方的灼痕,在源质的滋养下,覆盖上了一层坚韧的、带着翠绿脉络的“新生痂壳”,虽然远未痊愈,但已停止了恶化和泄露。更让碎片核心逻辑产生微弱扰动的是,这种修复似乎带有某种……适应性?
新生组织对深井底部那致死的背景辐射和惰化能量乱流,表现出一种天然的、微弱的抵抗性。它们如同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地衣,结构变得更加致密,能自发地偏转或吸收部分有害辐射,甚至能极其缓慢地将部分惰化能量转化为无害的热量消散掉。
“物质结构……适应性进化……受生命源质引导……”碎片记录下这异常现象,冰冷的数据库中多了一条难以归类的备注。
就在碎片专注于移动和修复时,它的被动扫描反馈中,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信号波动。
波动并非能量,也非物质结构应力,更像是……一种有规律的、低频率的振动?源头似乎来自深井更下方,那片被更厚重金属结构和能量乱流遮蔽的区域。
碎片的感知如同最敏感的触须,穿透层层阻碍,聚焦过去。反馈回来的信息,让核心那微弱的光芒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凝滞”。
那并非自然现象。
振动源,似乎是一个……巨大的、缓慢搏动着的“心脏”?由无数暗沉金属和不明生物组织强行融合而成的、嵌入深井管道网络核心的庞大结构!每一次搏动,都伴随着管道网络内能量乱流的微弱脉动,如同血管的律动。更令人心悸的是,碎片捕捉到,有极其微弱、却带着明显生物活性的意识碎片,如同飘散的孢子,从那个庞大的“心脏”结构中逸散出来!
“检测到异常生物结构……代号:共生核心。状态:低活性/半沉眠。检测到微弱生物意识辐射……属性:非逻辑/集群本能/饥饿……”
“共生?”这个陌生的概念在碎片逻辑中引起一丝涟漪。深渊巨构,这个冰冷的秩序造物内部,竟然存在着生物组织?而且是与其管道网络共生的状态?
未等碎片深入分析,更强烈的信号波动传来!
嗡……嗡……
一种低沉、粘稠、带着强烈侵蚀性的意念波动,如同无形的潮汐,以那“共生核心”为源头,顺着金属管道网络,缓缓扩散开来!这意念并非语言,更像是一种原始的、生物本能的呼唤:
“……养分……匮乏……”
“……惰化……侵蚀……痛苦……”
“……新鲜……物质……能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