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风骑着那匹神骏的枣红马风影,在山林间缓缓前行。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落下来,在他年轻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约莫二十出头,眉目清朗,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好奇。行囊中装着简单的衣物和几卷书籍,那是他游历天下各山时唯一的伴侣。
"风影,再快些!"阿风轻拍马颈,枣红马似乎通晓人意,立刻加快了步伐。马蹄踏在山间小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惊起几只栖息在灌木丛中的山雀。
阿风深吸一口气,山林间清新的空气让他精神为之一振。他自幼跟随师父在深山习武学文,十八岁那年师父仙逝,临终前嘱咐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自那以后,他便骑上师父留下的风影,开始了游历天下的旅程。
这一日,他途经一个小镇,在茶馆歇脚时听闻前方有一座名为前山的地方,据说有着独特的景致和珍贵的物产。"其阳多金,其阴多赭",茶馆里的老翁神秘兮兮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
阿风心中一动,当即勒紧缰绳,风影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撒开四蹄朝着前山奔去。马儿奔跑时带起的风吹起了阿风的衣袍,露出腰间那把古朴的佩剑——那是师父留给他的唯一武器,剑鞘上刻着"行侠仗义"四个小字。
当阿风来到前山脚下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只见山上树木繁茂,郁郁葱葱,其中槠树和柏树尤为众多,它们像是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神秘的山峰。阳光照射在山阳面,岩石反射出点点金光,想必就是老翁所说的"阳多金";而山阴处则呈现出赭红色调,宛如被夕阳染红的晚霞。
"果然名不虚传。"阿风喃喃自语,翻身下马,牵着风影沿着山路缓缓向上走去。山路崎岖,但风影步履稳健,阿风也习惯了这样的跋涉。
山路两旁,不时有鸟儿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声,仿佛在欢迎这位远方的来客。阿风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思索着关于前山的记载。他想起师父曾教他辨识山中的矿石和药材,这前山的阳面到底藏着怎样的黄金,阴面又有着怎样的赭石呢?
"若是师父在此,定能一眼辨出这些矿石的成色。"阿风心中掠过一丝思念,但很快又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他伸手抚摸过路旁粗糙的树皮,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着走着,阿风突然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从前方传来——男人的狞笑、女子的呼救,还有器物碰撞的声响。他立刻警觉起来,握紧腰间的佩剑,小心翼翼地朝着声音的来源靠近。
当他绕过一片茂密的槠树林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只见五个衣衫褴褛的山贼正围着一个年轻的女子,女子约莫十七八岁,面容清秀但此刻满是惊恐,手中紧紧握着一把采药用的匕首,试图反抗。她的衣裙已经被扯破了一角,背上的药篓歪倒在一边,里面的草药散落一地。
"小娘子,别挣扎了,跟大爷们回去,保管让你吃香的喝辣的!"为首的山贼满脸横肉,左眼上有一道狰狞的伤疤,正伸手要去抓女子的手腕。
阿风心中涌起一股正义感,他大喝一声:"住手!你们这群山贼,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此恶事!"
山贼们听到声音,纷纷转过头来,看到阿风孤身一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伤疤脸轻蔑地说道:"小子,你是来送死的吗?识相的就赶紧滚,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阿风冷笑一声,右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我今天就要管管这闲事!"说着,他拔出佩剑,剑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朝着山贼们冲了过去。
风影也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战斗意志,长嘶一声,跟在阿风身后。阿风自幼跟随师父习武,剑法娴熟,一招"长虹贯日"直取伤疤脸咽喉。伤疤脸慌忙举刀格挡,却被震得后退数步。
"点子硬,一起上!"伤疤脸大喊一声,其余四个山贼立刻挥舞着各式武器围攻上来。
阿风不慌不忙,剑招一变,使出师父传授的"回风拂柳",剑光如练,在周身形成一道防护。一个山贼的砍刀刚接近,就被他一剑挑飞,另一个山贼的木棍也被削去半截。
那年轻女子见状,也鼓起勇气,捡起地上的匕首,趁乱刺向一个山贼的后背。山贼吃痛,转身要抓她,却被阿风一剑刺中肩膀,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好剑法!"女子忍不住赞叹道,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阿风微微一笑,手中剑势不停,转眼间又放倒两个山贼。伤疤脸见势不妙,转身就要逃跑,阿风一个箭步上前,剑尖抵住了他的后心。
"大侠饶命!大侠饶命!"伤疤脸立刻跪地求饶,"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以后再也不敢了!"
阿风冷声道:"滚吧,若再让我在前山见到你们作恶,定不轻饶!"
山贼们如蒙大赦,互相搀扶着狼狈逃窜,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
阿风这才收起佩剑,走到年轻女子面前,关切地问道:"姑娘,你没事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