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阿风全神贯注地观察一株开着蓝色星形小花的植物时,突然听到一阵低沉的吼声从前方传来。他立刻警觉地直起身,手握剑柄,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
不远处的灌木丛剧烈晃动,接着,一只体型硕大的野兽猛地窜出。那野兽形似猛虎,却比寻常虎豹大上一圈,浑身毛发呈赤褐色,双眼如铜铃般大小,闪烁着凶光。最奇特的是,它额间有一撮白毛,形状宛如一弯新月。
野兽低吼着,露出锋利的獠牙,步步向阿风逼近。阿风缓缓抽出佩剑,剑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冽寒光。他屏住呼吸,全身肌肉紧绷,准备迎接这场突如其来的搏斗。
那野兽似乎感受到阿风的戒备,突然纵身扑来,速度快得惊人。阿风敏捷地向侧方闪避,同时挥剑横削。剑锋擦过野兽的身侧,削下几缕毛发,却未能造成实质伤害。野兽落地后立即转身,再次扑来,利爪带着风声挥向阿风面门。
阿风举剑格挡,剑爪相击,迸出点点火星。震感顺着剑身传至虎口,令他手臂发麻。阿风心下暗惊,这野兽的力量远超他的预期。他且战且退,试图寻找野兽的破绽,但对方攻势凌厉,丝毫不给他喘息之机。
十几个回合下来,阿风渐感体力不支,额上渗出细密汗珠。野兽却越战越勇,一声咆哮震得山林簌簌作响,再次猛扑过来。这一次,阿风闪避稍慢,左肩被爪风扫中,衣衫顿时破裂,留下三道血痕。
正当危急关头,空中突然传来一声清越鸟鸣。一只通体雪白的鸟儿从高空飞过,双翅展开足有丈余,在阳光下如同流动的白银。它盘旋着降低高度,发出阵阵悦耳鸣叫。
那凶猛野兽闻声竟突然停止攻击,仰头望向白鸟,眼中凶光渐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敬畏的神情。它低吼数声,不再理会阿风,转身窜入林中,很快消失不见。
阿风又惊又疑,收剑入鞘,抬头望向那只神奇的白鸟。那鸟儿在空中又盘旋几圈,似乎确认阿风已无危险,方才振翅向山上飞去,飞出一段距离后还回头看了看,仿佛在引导阿风跟随。
阿风略一思索,决定跟着这只奇异的白鸟一探究竟。他返回拴马处,解开缰绳,骑上枣红马,沿着鸟儿飞行的方向前进。
越往山上走,景致越发奇特。山路两侧的岩石呈现出各种形态,有的如卧牛,有的如立剑,更有许多石头上覆盖着白色物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阿风下马仔细察看,发现这些白色物质质地细腻,触手清凉,正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白垩。他取了一些样本收入行囊,心想这或许可做颜料或药用。
白鸟飞行速度不快,时常停在某处树梢或岩壁上等待阿风跟上。如此行约一个时辰,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处隐蔽的山谷。谷中百花盛开,蝶舞蜂喧,与山外的险峻景象大相径庭。那白鸟飞入谷中,停在一棵古松上,梳理着羽毛,不再前行。
阿风牵着马步入山谷,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吸引。谷中央有一片碧蓝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山峰和蓝天白云。湖岸四周生长着许多奇异的植物,有些结着晶莹剔透的果实,有些开着七彩花朵,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闻之令人神清气爽的芳香。
最引人注目的是湖泊对面的一座古庙。庙宇依山而建,青瓦灰墙,虽显古旧,却自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气。庙门前立着两尊石兽,历经风雨侵蚀,面目已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雕刻工艺精湛非凡。
阿风绕湖而行,来到庙前。只见门楣上悬着一块匾额,上书“大孰神庙”四个古篆字,笔力遒劲,隐隐透出仙气。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恭敬地推开虚掩的庙门,步入其中。
庙内宽敞明亮,正中供奉着一尊神像。神像以白玉雕成,面容慈祥中带着威严,眼神灵动如生,仿佛能看透人心。神像手中托着一枚石印,上刻日月星辰图案。供桌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和野花,香炉中余烟袅袅,显然不久前还有人在此祭拜。
阿风正仔细端详神像,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从后堂走出,身着素色长袍,手持一根藤杖,面容清癯,目光澄澈如泉。
老者见到阿风,并无惊讶之色,反而微微一笑:“年轻人,你为何会来到这大孰山?”
阿风恭敬地行了一礼:“老人家,晚辈阿风,素爱游历名山大川。听闻大孰山景致非凡,更有许多神秘传说,特来探访。方才在山下遭遇猛兽,幸得一只白色神鸟相助,方才脱险,又循着神鸟指引来到此地。”
老者点头,示意阿风在一旁的蒲团上坐下:“那只白鸟乃是山中的守护灵禽,通灵性,识善恶。它既肯助你,引你来此,说明你心性纯良,与这大孰山有缘。”
阿风好奇地问道:“不知老人家是这庙中的守庙人吗?在此居住多久了?”
老者抚须笑道:“老朽不过是山中的一介隐士,在此守护神庙已有百余年了。”见阿风面露惊疑,老者又笑道:“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在这大孰山中,岁月流逝与山外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