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你来我往,转眼已过两招,竟是平分秋色。围观的僧人与弟子们,皆看得目不转睛,大气都不敢出。此时,雨势愈发磅礴,雨水顺着众人的脸颊滑落,模糊了视线,却无人分心。
第三招,阿修罗眼神一凝,体内真气涌动,僧袍无风自动。他大喝一声,双掌齐出,掌心隐隐泛着金光,仿若两轮烈日,带着排山倒海之势推向梅愁珊。这一招,乃是他融合《随醒神功》要义所创的震爆掌,威力惊人。掌风所到之处,雨水被瞬间蒸干,化作缕缕白气,地面的石板也微微颤抖,仿佛承受不住这强大的力量。
梅愁珊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强大压力,面色凝重。她深吸一口气,将全身真气汇聚于剑身,长剑嗡嗡作响,光芒大盛。随即,她娇喝一声,人剑合一,化作一道流光,迎着阿修罗的双掌刺去。
“轰”的一声巨响,两人交接之处,仿若爆开一团烟火。强大的气流向四周席卷而去,众人纷纷运功抵挡。待烟尘散去,只见梅愁珊单膝跪地,嘴角溢血,手中长剑插入地面,支撑着身体。阿修罗也后退数步,面色苍白,气息微喘。雨水混合着血水,在地面流淌,渲染出一片惨烈的景象。
“师父!”南海派弟子们惊呼一声,纷纷上前搀扶。
阿修罗稳住身形,看着梅愁珊,眼中闪过一丝钦佩,说道:“梅掌门,好功夫。这三招,你接下了。”
梅愁珊在弟子搀扶下站起身,擦去嘴角血迹,微微拱手道:“阿修罗施主,承让了。”
方丈见状,微微点头,说道:“既如此,梅施主,你便在寺中参悟《随醒神功》一月吧。望你不忘初心,莫让此功沦为凶器。”
梅愁珊面露喜色,连忙应道:“多谢方丈成全,梅愁珊定不负所望。”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此事暂告一段落之时,一个神秘黑影却在少林寺的后山悄然浮现……
数日后,梅愁珊在少林寺安排的禅房内,潜心参悟《随醒神功》。她每日晨起,于庭院之中吸纳天地灵气,按照秘籍所记心法,引导真气在经脉中流转。初时,真气晦涩难通,数次冲击经脉,引得她气血翻涌,痛苦不堪。但梅愁珊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咬牙坚持。此时,庭院中的花草早已凋零,只剩下残枝败叶,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为她的艰辛修炼默默鼓劲。
一日,她在修炼中似有所悟,真气运转愈发顺畅,周身泛起一层淡淡的微光。正沉浸其中时,禅房的窗户突然被一股外力轻轻叩响。梅愁珊警觉,拔剑在手,低声问道:“谁?”
窗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梅掌门,深夜打扰,实属无奈。我手中有关于《随醒神功》的隐秘,你不想知道吗?”
梅愁珊眉头紧皱,犹豫片刻,还是缓缓打开窗户。只见窗外站着一个黑袍人,面容隐匿在黑暗之下,看不清模样。
“你究竟是何人?有何事相告?”梅愁珊警惕地问道。
黑袍人发出一阵低笑,说道:“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知这《随醒神功》背后,藏着一个关乎南海派与蜀山派掌门人百年前的恩怨?”
梅愁珊心中一惊,她从未听闻此事,追问道:“你所言何意?速速讲来。”
黑袍人缓缓说道:“百年前,南海派先祖与蜀山派掌门人本是好友,二人共同钻研武学,无意间创出《随醒神功》。可后来,因对功法的运用理念产生分歧,渐生嫌隙。最终,一场大战爆发,南海派先祖不幸落败,自此,这《随醒神功》便落入蜀山派之手。多年来,蜀山派对外宣称此功为其派内所创,实则不然。”
梅愁珊听闻此言,心中震撼不已。她望着黑袍人,问道:“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黑袍人嘿嘿一笑:“我只是看不惯蜀山派独占此功,梅掌门,你既有志复兴南海派,何不想想,将这原本属于你们的神功彻底夺回?”言罢,黑袍人身形一闪,消失在夜色之中。
梅愁珊站在窗前,久久伫立,心中波涛汹涌。她一方面对黑袍人的话半信半疑,另一方面,心底深处那股不甘与对门派的责任感愈发强烈。思量许久,她决定暗中探寻真相。
接下来的日子里,梅愁珊在参悟神功之余,开始留意少林寺中的古籍、碑刻,试图寻找黑袍人所言的蛛丝马迹。一日,她在少林寺的藏经阁中翻阅一本古籍时,发现书中一处隐晦记载,似乎印证了黑袍人的部分说法。这让她更加坚定了探寻真相的决心。
而另一边,阿修罗在与梅愁珊交手后,对她的坚韧与武学造诣也颇为赞赏。他心中暗自思量,若能化解南海派与蜀山派的恩怨,让这《随醒神功》成为促进两派交流的契机,岂不更好?于是,他也开始在寺中探寻那段被尘封的往事。
一日,阿修罗在打扫一间废弃禅房时,偶然发现墙壁上有一道暗格。他打开暗格,里面竟是一封泛黄的信。信中详述了百年前那场争斗的缘由与经过,与黑袍人所言竟有诸多吻合之处。阿修罗看完信,心中震惊,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必将引发两派更大的纷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