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杖最后一次点地,震动在岩层中扩散的瞬间,沈逸的指尖在控制环上划出三道斜痕。震波抑制器的环形力场已完全激活,低频信号被彻底中和,地面再无法传递任何编码指令。林悦的护盾边缘因持续抗压泛起细微裂纹,新队员在高崖阴影中停滞,等待下一步指示。
旧协议终止。
沈逸将法杖斜插入地,虚拟阳光穿过棱面,在空中投下断续的反光。三闪,停顿,一长亮——左翼集结。同时,他控制角色向右微移半步,影子在岩壁上偏移角度,触发林悦神经接口的视觉预警模块。这是“静默反制v2.0”的备用协议:以光影为信标,以动作偏移为密语。
林悦的增幅环能量开始向侧翼偏移,护盾收缩至核心区域,进入节能模式。弦的共鸣杖调至最低输出,释放出一段极低频脉冲,几乎无法被常规设备侦测。新队员从阴影中起身,贴着岩壁向左翼移动。
敌方高地,陈宇盯着屏幕中沈逸的动作,眉头微皱。他捕捉到那道反光,但无法判断是自然折射还是人为信号。副手调出回放,逐帧分析光影频率,系统尝试建模,却因阳光波动干扰而无法锁定规律。
“不是巧合。”陈宇低声说,“他在换频道。”
他没有下令追击,反而收紧手指。他知道,真正的杀招还未出现。
沈逸站在高崖边缘,法杖抵地,开始积蓄大招能量。他的操作节奏微调,刻意放慢施法前摇,将反应时间控制在女性法师职业的平均区间内。系统“隐藏身份加持”自动激活,攻击判定延迟上升14.2%,闪避倾向性提升23%。
敌方远程位果然出现误判。一名射手在瞄准时略微延迟,预判落点偏移半格。
沈逸没有出手。他知道,这一击不是为了击杀,而是为了牵引。
他抬起法杖,冰棱锁链的寒光在杖尖凝聚,施法条缓慢推进。敌方近战立即向中路靠拢,盾阵进入待命状态。远程火力网锁定高崖区域,随时准备集火。
就在此时,弦的共鸣杖微微震颤。他将声波调至亚音速频段,通过岩壁传导,在新队员的神经接口中形成“心跳式脉冲”——三短一长。
突进时机已至。
新队员猛然加速,从左翼岩道疾行而下。脚下踩碎一块晶化矿石,系统自动记录其成分。他没有停顿,借地形掩护,直扑敌方侧翼资源控制塔。
中路,沈逸的施法条即将完成。敌方远程位已预判落点,三名射手同时锁定。林悦的护盾扩张至极限,准备硬抗第一波集火。
就在锁链即将释放的刹那,沈逸取消施法。
冰棱能量在杖尖溃散,施法条归零。
敌方射手的预判落点落空,弹道提前释放,打在空处。近战盾阵前压的动作戛然而止,出现短暂迟疑。
这是破绽。
林悦的增幅环瞬间切换模式,护盾能量前推,形成一道冲击波,直冲敌方中路视野盲区。弦的共振波同步释放,干扰敌方雷达扫描频率。两人联手制造出中路即将强攻的假象。
敌方副指挥立即下令:“中路加防,远程集火压制!”
三名远程火力转向高崖区域,近战盾阵完全暴露在中路通道。
而此时,新队员已抵达资源塔下方。
塔身高达八米,表面覆盖能量护层,顶部核心闪烁红光。塔周设有自动警戒系统,任何非授权单位接近三米内将触发警报。
新队员没有直接攻击,而是迅速布置两枚战术飞刃于塔基薄弱点。他低头查看控制环反馈,能量传导正常,引爆延迟设定为3.2秒。
他抬头,正准备后撤。
警报响起。
敌方副指挥察觉侧翼异常,立即调回一名近战支援。那名战士从侧翼高地跃下,长刀出鞘,直扑资源塔。
距离仅剩十五米。
沈逸的法杖再次点地,这一次没有震动,只有轻微的触碰。他主动前压,走位逼近敌方远程火力范围,迫使对方重新锁定。
敌方射手调整瞄准,预判他的移动轨迹。
沈逸的脚步忽然变向,以女性法师职业的标准闪避动作侧滑半步。系统“隐藏身份加持”的闪避增幅生效,他的角色在空气中留下一道残影。
射手开火,弹道偏移。
林悦抓住这0.6秒空档,精准卡视野释放护盾扩张。护盾能量场短暂遮蔽敌方副指挥的视角,视野陷入一片白光。
就是现在。
新队员按下引爆键。
两枚飞刃同时 detonate,爆炸冲击波沿着塔基裂缝蔓延。能量护层剧烈震荡,核心红光闪烁不定。但塔体仍未倒塌。
“不够!”林悦在神经接口中传递信息。
沈逸没有回应。他法杖抵地,开始第二次蓄能。这一次,他不再掩饰施法前摇,任由敌方远程锁定。
他知道,自己必须成为靶子。
敌方远程火力再次聚集,三名射手同时进入预判模式。近战盾阵也开始向中路回防,准备拦截。
就在弹道即将释放的瞬间,沈逸第三次取消施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