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马秀兰也放了年假,张罗做了了两天的好吃的。
前几天,赵兴国两口子发生了争吵。
周安安,现在已经改了姓氏,是苏安安了,她觉得好不容易找到亲人,想和苏家老两口一起团聚。
但是赵兴国觉得这么多年来,马秀兰终于解放了,今年也是马秀兰离婚的第一年,他怕他跟着苏安安去了苏家,马秀兰孤单,他想陪在马秀兰身边。
他提议要不让苏安安去苏家过年,他陪着马秀兰过年。
苏安安觉得新婚的第一个年,赵兴国不陪自己过,很是委屈。
马秀兰听到小两口争吵,了解了一下原因,立马拍板,两家人一起过就是了,人多还热闹。
苏安安跟苏老爷子一说,苏老爷子开心极了:
“你婆婆本就是我们干女儿,一起过年是应该的,让她上咱们家来,我要拿出最好的酒招待。”
姚新玉瞪了一眼:“少喝点,秀兰来了,我们娘俩要聊天的。”
要不是秀兰,她们还找不到自己的孙女呢,她们平时深居简出,安安又要去上大学,碰上面的概率太小了。
就是擦肩而过她也不敢认,还是那天她细细打量了安安半个小时,才想到了这个可能。
两家合为一家,欢欢喜喜的吃着饭,姚新玉一下子有了亲孙女,人都年轻了几岁,苏老爷子也时不时看看孙女,给孙女夹菜。
赵兴敏羡慕的看着大嫂,她爷爷奶奶对她可真好。
王老太只会打骂自己,赵老头眼里从来没有她。
马秀兰拉了拉赵兴敏的手:“吃饭。”
吃到半截,顾相泽提着大包小包的菜来了:
“我本来还说带点菜一起过年呢,没想到有秀兰姐在,那我带的这菜就多余了,外面的饭菜,哪里比的上秀兰姐做的。”
本来他一直客气的叫马师傅,后来得知苏老爷子要认马秀兰为干女儿。
姚新玉问了他们的年岁,同年,但是马秀兰大几个月,于是便让顾相泽叫马秀兰为姐。
后来顾相泽得知了因为马秀兰的关系,机缘巧合才能找到了恩师的孙女安安,而且安安还是马秀兰的儿媳妇,这声秀兰姐叫的更发自内心了。
吃完饭,苏老爷子带着顾相泽和赵兴国去书房了,姚新玉将马秀兰和苏安安和赵兴敏拉到了厨房,一边烤火,一边聊天。
姚新玉见苏安安和赵兴敏一起去房间看自己给安安买的新衣服去了,屋里只剩下自己和秀兰两个人。
她左右看了看:“秀兰,你觉得顾相泽怎么样?”
马秀兰一脑袋雾水,为什么这么问,不会是想给自己介绍再婚吧。
见马秀兰还在懵,姚新玉直接拉住她的手:“你这还年轻,可不能有封建老思想,离婚了遇到合适的该再嫁就再嫁,儿女终究有自己的小家,你自己回到家有个人知冷知热的不好吗?”
“相泽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人品没得说,之前那妻子在他下放的时候,选择了离婚,带着孩子和相泽脱离了关系,以后也不会再回来。”
马秀兰连忙制止了:
“干妈,我真的没有再嫁的心思,我一个人还挺快乐的,只用顾好自己就行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是又结婚了,多照顾一个人还要浪费我的时间,两个人意见不合还麻烦。”
最重要的是她不想当免费保姆,高考完,顾相泽提出要花钱,让她每天做三顿饭,他可以自己过来取。
价钱也是和给苏家两老的一样,一月一百块钱,他以后每个月支付200块钱。
人家给她三个孩子都复习的考上了大学,她怎么能好意思要钱呢,她说不要钱,最后拉扯之下,从正月十五在开始给钱,相当于送他一个月的饭菜。
要是结婚了,先不说二婚这复杂的关系,这钱肯定没有了,那肯定不能同意。
姚新玉还想劝,见马秀兰脸上很抗拒,确实没有这个心思,才作罢了。
这个小插曲过后,姚新玉提出教大家剪纸,马秀兰几个都学的很认真。
这边其乐融融,张建勋家里气氛带着几分怪异。
因为张建勋去派出所值班,一大家子就缺一个他,再加上他又没结婚,他爷爷奶奶将陆文英夫妇俩骂了又骂。
“大小伙子,怎么能这么耽误呢,眼看这年过了就25岁了,再过两年就30岁了,他不娶媳妇,人家还以为我们家穷,说不起媳妇呢。”
“而且再耽误下去,好姑娘都被别人抢走了,我们张家的长孙媳妇必须是个厉害能干的各方面都优秀的。”
张建勋父亲在桌子底下踹了陆文英一脚:“都是你惯得好儿子。”
陆文英不安的低头,小声道:“我一会再去劝劝他。”
她饭都不敢吃了,拿起饭盒打包了一盒饺子和几片牛肉,便起身往派出所送饭。
张建勋守在岗位上,看见陆文英带来的饺子,眼里发亮,哪怕他妈再和他生气,也不会不管他的。
兴敏也知道自己和家里因为她吵架了,但是除夕了,也没见她给自己送吃的。赵兴敏倒是想送,但是马秀兰在做饭,家里都在帮忙,她不能不帮忙,等忙完了,就要一起去苏爷爷家吃,吃完天都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