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破开风雪,带着一股决绝的杀意。
那森然的寒芒,在李师师的瞳孔中,被无限放大。
它斩向的,是她纤弱雪白的脖颈。
奉蔡京之命行事的禁军校尉,眼神里没有半分犹豫。
在他眼中,这个胆敢在宫墙泣血、状告宰执的女人,早已是个死人。
李师师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锋利刀刃激起的劲风,吹乱了她额前被雪水浸湿的缕缕碎发。
冰冷,刺骨。
她没有躲。
血已流尽,力已耗竭,她也无力再躲。
死亡的阴影,如乌云般笼罩下来。
可她的内心,却在那一瞬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父亲,母亲,姥姥……
师师,来见你们了。
她缓缓闭上了眼,等待着那解脱一切的剧痛降临。
千钧一发。
就在刀锋即将触碰到她肌肤的刹那。
“住手!”
一声喝止,如惊雷炸响。
那声音并不算洪亮,甚至带着一丝长途跋涉后的沙哑,却蕴含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深入骨髓的帝王威严。
这道声音,仿佛一道无形的铁壁,横亘在生与死之间。
那柄即将饮血的钢刀,就那样硬生生地,停在了半空。
刀尖,离李师师的脖颈,不过三寸。
那股迫人的寒气,几乎要将她的血液冻结。
所有人的动作,都在这一刻凝固。
他们循着声音,惊愕地望向宫道深处。
只见风雪的尽头,一队提着各式华美宫灯的仪仗,正缓缓行来,如同一条流淌的星河,刺破了沉沉的夜幕。
为首的,是一盏巨大无比,通体用琉-璃和黄金打造的盘龙灯。
灯火摇曳,将那条狰狞的五爪金龙照得栩栩如生,龙目炯炯,仿佛随时都会破灯而出,吞云吐雾,巡弋九天。
那是天子的仪仗。
是当今大宋的官家,从艮岳回来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排山倒海般的山呼声,瞬间响起。
所有人,包括刚才还杀气腾腾,满脸狰狞的蔡京,都像是被瞬间抽走了所有气焰的斗鸡,换上了一副忧心忡忡的忠臣模样,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唯有李师师。
她依旧跪得笔直,像一株在暴雪中宁折不弯的寒梅。
她缓缓睁开眼,望向那片正在靠近的光源,那片代表着人间至高无上权力的辉煌。
她赌对了。
她用自己的性命,赌这位沉迷于书画奇石、风花雪月的君王,心中还存有最后一丝,对“社稷”二字的敬畏。
赌他还记得,那晚在樊楼之上,自己为他弹奏的,“变徵之音”。
赌他还记得,那是亡国之音!
仪仗在垂拱殿前停下。
宋徽宗赵佶,在一众内侍的簇拥下,从那顶温暖如春的龙辇上走了下来。
他今夜的心情,本就极差。
汴京城中三处冲天而起的大火,像三记响亮无比的耳光,狠狠抽在他这位太平天子的脸上。
艮岳园中,那些往日里让他流连忘返的奇石,也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冰冷而面目可憎。
他正心烦意乱,却被这里的喧哗与血腥气所吸引。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落在了那面被鲜血与字迹玷污的朱红宫墙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短短九个字,却像九柄烧红的烙铁,狠狠烙进了他的眼底。
身为一位冠绝天下的书法大家,他甚至能看出,这字迹虽因金簪所刻而略显稚嫩,却风骨自在,笔力千钧。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玉石俱焚的惨烈与决绝。
然后,他的目光,才缓缓下移。
移到了那个跪在墙下,手持金簪,浑身浴血,宛如风中残烛的女子身上。
是她。
李师师。
那个能弹出《黍离》、能弹出“变徵之音”的奇女子。
赵佶的瞳孔,在那一刹那,剧烈地收缩了一下。
他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猛地一沉。
他瞬间明白了。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更不是什么妖言惑众。
这是一场,用性命做赌注,用鲜血为墨水,在这宫墙之上,向他这位天子发起的,血色死谏!
“陛下!”
蔡京的声音,在此时恰到好处地响了起来。
他依旧跪在地上,抬起那张布满泪痕的老脸,声嘶力竭地哭喊道:
“陛下!此乃伪造!是弥天大谎啊!”
“这血书,这密约,全是伪造的证物!”
“是周邦彦那个拱圣营的逆贼余孽,联合此妖女,欲以此离间君臣,动摇国本,祸乱我大宋朝纲啊!”
他的声音,在风雪中回荡,充满了被冤枉的悲愤与委屈。
“陛下您想,老臣追随陛下二十余载,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会行此不忠不义之大逆事?”
“高太尉,童太尉,他们都是陛下的肱骨之臣,是大宋的擎天玉柱,又怎会与辽人勾结,通敌卖国?”
“陛下,您千万不能信了这妖女的片面之词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