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秩序?”
李师师咀嚼着这四个字,那双聪慧的眸子里渐渐亮起一抹异样的神采。
她瞬间便明白了周邦彦的意思。
蔡京、高俅倒了,但他们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和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朝堂之上,人心惶惶,百官自危,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决策核心。
而城外,数十万金辽大军的号角声可不会给他们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
此刻的汴京城,就像一艘失去了船长和舵手的巨轮,在暴风雨中飘摇,随时都可能倾覆。
想要稳住这艘船,单靠皇帝的一纸诏书或是李纲将军的浴血奋战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有新的力量注入进来。
而这股力量,就蕴藏在此时广场上那无数愤怒而又迷茫的百姓之中!
“我明白了。” 李师师重重地点了点头,那张绝美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前所未有的果决与坚毅。
她不再是那个在风月场中长袖善舞的歌姬。
也不再是那个在黑暗中独自行走的复仇者。
从这一刻起,她要成为凝聚这股新生力量的一面旗帜!
…
三日后。
樊楼。
这座昔日里汴京城最奢华的酒楼,今日却迎来了一批最特殊的客人。
没有王公贵族,没有富商巨贾。
取而代之的是穿着粗布麻衣的漕帮船工,是挑着扁担的茶商,是衣衫褴褛的乞丐头领,是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的太学生…
他们是这座城市最底层的脉搏与血液。
也是以往从未有过资格踏入这座销金窟的一群人。
今日,他们却被奉为上宾。
樊楼的大厅被彻底清空。
正中央只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圆桌。
李师师一袭素衣,端坐于主位。
她的左右分别是伤势已无大碍的周邦彦和满脸肃容的李纲将军。
而在他们的对面,坐着的便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姓代表。
这便是李师师发起的 “汴京百姓议事会”。
一场足以载入大宋史册的开天辟地般的盛会!
起初,那些被邀请来的百姓代表还显得局促不安,手足无措。
他们何曾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和当朝宰相、护国英雄平起平坐,共商国是?
然而,当李师师用她那温婉而又充满了力量的声音说出第一句话时,所有的紧张都烟消云散了。
“诸位,今日请大家来,不为别的。”
“只为我们脚下这座我们共同的家。”
“城外,虎狼环伺。城内,百废待兴。”
“我李师师,一介女流。周少帅,身负重伤。李将军,独木难支。”
“这座城想要活下去,不能只靠我们几个人。”
“要靠在座的每一位,要靠城里的百万军民!”
她的话简单直白,却又充满了最真挚的诚意。
“师师姑娘,您说要我们怎么做?我们都听您的!” 漕帮帮主张横第一个拍着胸脯站了起来。
他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知道,眼前这个女子是真心为他们好。
“张帮主,我想问,汴河的水闸如今掌控在谁的手中?” 李师师问道。
“回姑娘的话,” 张横答道,“之前一直被应奉局的人霸占着,如今他们倒了,水闸自然就回到了我们漕帮的手里!”
“好!” 李师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需要你们立刻加固所有的水闸,并且派最信得过的弟兄日夜看守!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这是为何?” 张横不解。
周邦彦在一旁淡淡地开口解释道:“汴河是汴京城的命脉,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金军若想攻城,必然会设法破坏水闸,引汴河之水倒灌,水淹汴京。到那时,城将不攻自破。”
张横闻言,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重重地点头道:“我明白了!姑娘放心,少帅放心!只要我漕帮还有一个人在,水闸就绝不会出问题!”
“多谢张帮主。” 李师师点了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位穿着儒衫的年轻士子。
“这位,想必就是太学生领袖鲍明远公子吧?”
那年轻士子正是当初在应天书院与周邦彦有过一面之缘的鲍六郎之孙鲍明远。
他站起身,对着李师师和周邦彦恭敬地行了一礼。
“学生在。不知师师姑娘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当。” 李师师道,“我只想请教公子,应奉局虽倒,但其党羽遍布朝野,盘根错节。如今主犯已除,那些附逆的爪牙该当如何处置?”
鲍明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锐利与成熟。
他朗声说道:“学生以为,当严查!彻查!”
“凡是与应奉局有过勾结,参与过‘括田令’、‘伪钞案’的官员、商号,无论品阶高低,无论家世背景,必须一查到底!”
“抄没其家产,用以充实国库,赈济灾民!”
“如此既可清除内奸,肃清朝纲;又可收拢民心,稳定大局!”
“一举两得!”
好!
李纲将军闻言,忍不住拍案叫绝!
他看着眼前这些充满了智慧与血性的大宋子民,那颗早已疲惫不堪的心再次变得滚烫了起来!
他仿佛看到,一座新的、充满了希望的长城正在拔地而起!
喜欢公子,请喝茶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公子,请喝茶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