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说道:那等我回北京了,我也看一看。
我们到了李香君故君陈列馆,下车来,那幅对联映入眼帘。
刘阿姨说道:小舒,你给阿姨念念这几个字。
我念道:花容兼玉质,侠骨并冰心。刘阿姨,这副对联是称赞李香君人美心更美。
刘阿姨说道:话写得好,但字写得不好。
我惊奇地问道:刘阿姨,哪里不好?
刘阿姨说道:这个字没有你周叔叔写得好,你周叔叔的字写得瘦一些,长一些,好看一些。
周叔叔笑道:春兰,我那是草书,人家这是行书,字体不同,你别乱说。
刘阿姨说道:明明你就写得好一些嘛。
周叔叔笑道:我的好,我的好。
我们笑着走进门去,便一眼看见了那位怀抱琵琶的奇女子,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歌一曲《满江红》,倾述平生凌云志。
我正在神思,却听刘阿姨赞叹道:真美呀!我收回神思去看二姐,只见她正盯着一幅壁画痴痴地看,那是李香君独立桃花树下翘首远望,我连忙拉起二姐,轻声说道:二姐,我们进去看看吧。
进入月洞门,院内有一棵人造的桃花树,粉妆玉砌,挂满 了各种许愿的图片。我说:二姐 ,我们也来许愿吧。
二姐轻声说好。刘阿姨连忙说道:小舒,我也要和你们一起许愿。
我们便站在许愿树前,双手合十,在心中许下美好的愿望。
许愿树后面是李香君的汉白玉雕像,她云鬓高挽,素手执扇,斜倚而立,端庄秀丽。
刘阿姨赞叹道:这个小姑娘实在是太美了!
周叔叔笑道:春兰,人家都 三百多岁了。
刘阿姨嗔道:你看人家分明是18 岁的姑娘,哪里有三百多岁的样子。
我连忙说道:刘阿姨,因为李香君永远都活在我们心中,所以她永远都是这么年轻,这么美丽。
刘阿姨听了,顿时高兴地说道:小舒,你说话最好听了,阿姨最喜欢你了。
我们走进里间的秦淮八艳展览馆,看那些图片介绍,周叔叔却对那些书画感兴趣,一个人细细观赏。
观看了一会儿,我说:刘阿姨,我们进去看看。周叔叔忙说道:春兰,让小舒陪你,我再看一会儿。刘阿姨笑道:有小舒在,我才不要你陪。
我们出了后门,便看见"媚香楼"三个字,这便是李香君的香阁,里面有她的用品展览和秦淮八艳图。
我们细细观赏了一番,登上楼梯来到二楼。楼上有琴房,书房,卧室和会客厅。那把古琴静静地摆放着,默默地叙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李香君的侠骨柔情。会客厅冷冷清清,再也听不见昔日的欢声笑语,高谈阔论。书房里却仍然飘荡着淡淡的书香,仿佛在叙说着李香君千古的风骨。
我们来到李香君古朴典雅的闺房,看见了那古香古色的贵妃榻,我脑海中禁不住想起和二姐浪漫的画面。我转头去看二姐,却见她面带桃花,也痴痴地看着这美人床。
难道二姐此刻想到的也是和我一样?
却听刘阿姨说道:小舒,我姥姥家以前也有一张这样的床,我姥姥说,这叫"贵妃榻"。
我连忙问道:刘阿姨,那床还在吗?
刘阿姨叹道:文革中被那些小兔崽子给毁了。
我叹道:可惜了,可惜了!
刘阿姨说道:幸好那些小兔崽子只认识大东西,姥姥珍藏的几件小东西传了下来。
我问道:刘阿姨,太姥姥恨他们吗?
刘阿姨说道:我姥姥说,只要人没事,这些身外之物没了就没了,何必去伤心呢。
我叹道:刘阿姨,太姥姥真是豁达乐观,心胸宽广。
刘阿姨说道:我姥姥的故事可多了,等以后有机会,我给你们讲。现在我们下楼去吧。
我说:刘阿姨,走吧,我们去游完乌衣巷,就去晚晴楼享受美食。
我们下了楼,步行几分钟便来到了乌衣巷,周叔叔认真地看那副对联,我却对毛主席手书的那块《乌衣巷》诗碑感了兴趣,细细观看毛主席那龙飞凤舞,飘洒自若的书法。
刘阿姨说道:小舒,这个字比你周叔叔写得好。
我指着诗的落款说道:刘阿姨,这几个字你应该认识吧?
刘阿姨惊道:原来是他老人家写的呀!怪不得!怪不得!
我赞道:刘阿姨,看来,你对书法的欣赏是有一定水平的。
刘阿姨喜道:那是,我虽然不会写,但经常看你周叔叔写,也就看出了一些名堂。
我说:刘阿姨,你这一说,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刘阿姨高兴地说道:小舒,你快讲。
我说:刘阿姨,我们进门去一边走一边讲吧。
走进大门,周叔叔说道:这两排竹子好看。
刘阿姨说道:你这人真怪,竹子有什么好看的。
周叔叔笑道:小舒,你告诉你阿姨,竹子为什么好看?
我笑道:刘阿姨,这里有一间金陵春小吃,不如我们进去休息一下,吃点东西,讲故事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