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Vine。
由于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投资标的,能叫上名字的李莉都给他找来看了,可王旭今年一直没找到有印象的。
正好李莉有个渠道,她在一个饭局里听说Twitter的CEO迪克-科斯特罗最近对一家叫做Vine的小公司起了兴趣。
Vine由三位创始人多米尼克-霍夫曼、科林-克罗尔和拉斯-尤苏波夫于今年初启动开发。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款轻量化、高创意的短视频工具,初期只是在通过内部测试与小规模用户验证产品形态。创始人团队在2012年4月首次使用Vine录制视频并上传至Twitter,这被Twiter内部的一些员工注意到,觉得很新奇,汇报给了迪克,引起了他的兴趣。
现在推特是当红炸子鸡,全球最火的社交软件,他们的动向被投资圈一直关注着,只是这个Vine连产品都还没做出来,只是创意吸引了一些注意,还没人太当回事。
李莉知道王旭对科技、互联网行业极为关注,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他。
王旭一听Vine这个名字,只觉得有点熟悉,但没什么印象,可李莉电话里一说短视频,他就脑子一激灵,想起来了!
他穿越前还是因为关注马斯克这位狂人知道的Vine。
就在王旭穿越前一段时间,马斯克在自家社交平台X(推特改名)上与网友互动时,突然抛出重磅话题——正在慎重考虑复活X旗下曾风靡一时的短视频平台Vine。
王旭出于好奇了解了一下,Vine于2012年4月横空出世,它赋予用户创作并分享最长6秒短视频的独特功能,在短视频领域可谓开风气之先。同年稍晚时候,当时财大气粗的推特慧眼识珠,豪掷3000万美元,从三位创始人手中购得尚在内测阶段的Vine,将其纳入麾下。
然而,好景不长,推特内部对Vine很不重视,从2014年开始,Vine的发展势头急转直下。每月新增用户量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呈现出锯齿状的下滑趋势,视频上传量也随之持续走低,曾经热闹非凡的短视频平台逐渐变得冷清。最终,在2016年10月,Vine无奈宣布关闭,成为互联网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回忆。
王旭当时越看越有兴趣,还专门了解了一下,字节的大佬都说Vine是短视频的鼻祖,某音就是受到了Vine很多的启发。因此马斯克才会专门拿Vine这个死掉快10年的产品出来说事。
这一下可算是唤起了王旭的记忆,他当时非常的激动。Vine的没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三个创始人的短视,他们很有能力,但是没有远见,他们当时一门心思就是拿钱变现,虽然之后他们还是在推特收购后负责Vine的运营开发,但是他们受制于推特,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这三位不同于很多有追求的创业者,一般创业者往往很有情怀,不愿意很早卖掉公司,而是想自己做大,所以王旭这种投资人只能靠投钱拿少部分股权。Vine不一样,这三位对卖掉这家还没有正式产品上线的公司一点抵触情绪都没有。
王旭当时就觉得是天赐良机,马上通过李莉想办法和这三个人展开了接触,他们一开始对王旭这位篮球明星想投资互联网并不以为意,直到他祭出估值已经达到6亿美元的Uber。
这已经成为他投资互联网的名片了。三人这才开始重视,认真的和王旭谈收购事宜。
之后推特那边也开始和他们谈条件,开价大约3000万美元,最后王旭开出了一个让他们三个没办法拒绝的条件。
王旭也出3000万美元,但是会为他们保留合计10%的股份,王旭只拿走90%。
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推特由于自己有极强的技术团队,所以不在意这三个人的价值,大公司买小公司都是全资收购的,就是为了绝对的掌控力。
王旭他自己没有开发运营的能力,起步阶段必须依仗这三位创始人,想绑住他们继续打工,留给他们股份是必须的。
王旭的提议是推特无法答应的,他们三个最终答应了王旭的提议。他在旅行过程中一直在通过李莉处理收购的细节,现在一切都非常完美,拿到钱他就和三人签了协议,拿到了这家很有可能成为短视频巨头的初创公司。
他自己的钱是不够的,不过他自己早就转变了思维方式,在美国就是要借钱,这么低的利率不借白不借。
他直接用自己的薪水和未来的代言收益做抵押,贷款4000万美元,他其实还能贷款更多,毕竟他手上还有那么多的股票。他没一口气全贷款出来,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用钱的地方。
之前通过里奇-保罗的关系贷的款他已经还了,两边已经切割,他现在有了自己的人脉和渠道。
支付了3000万美元的收购款,他又和三位创始人一起内部投资作为天使轮,他投了900万,他们三个拿着王旭刚给的钱投了合计100万,用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Vine的使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