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血旗入地,残魂低语
冀州城外的荒坡上,武袁绍的玄铁战靴碾碎最后一截“镜”字战旗。血珠顺着旗杆滴入土中,在焦黑的土地上绽开暗红的花。张梁的尸体已被裹入袁军战旗,但他的残魂却如轻烟般萦绕在武袁绍身侧,喉间发出含混的呜咽:“主公……地宫……镜中……”
“公与,你听见了?”武袁绍转身看向沮授,手中【虎贲槊】的缨络仍在微微颤动。沮授的指尖抵在腰间玉珏上,那是方才从张梁尸身上扯下的半块青铜虎符,此刻正泛着幽蓝的光:“主公,这是黄巾‘天公将军’的信物。张梁临终前喊的‘镜中秘辛’,怕是与当年张角起事时埋下的地宫有关。”
话音未落,荒坡地面突然裂开蛛网般的纹路。一道青光从裂缝中冲出,裹着张梁的残魂直扑武袁绍面门!沮授挥起【青骢剑】斩向青光,却见那光团在半空炸裂,露出半枚青铜印玺——印文竟是“太平清领书”,与史书中记载的张角所着《太平要术》同名!
“地宫入口!”沮授瞳孔骤缩,“这印玺是钥匙!”
---
第二章:幽冥地宫,镜像迷阵
地宫入口藏在荒坡下的古槐树洞中。武袁绍点燃火把,照见洞壁上密密麻麻的朱砂符咒,每道符尾都系着一缕白发——那是黄巾老卒的发丝。沮授摸出《孙子兵法》竹简,对照符咒念动:“天、地、人、神……四象归一!”符咒突然泛起金光,树洞深处传来闷响,露出一条向下延伸的石阶。
石阶两侧的石壁上,嵌着无数面青铜镜。每面镜中都映着不同的景象:有黄巾军在钜鹿城头高呼“苍天已死”的狂热,有张角在祭坛上以血书“甲子”二字的决绝,还有……武袁绍自己的身影——他穿着袁术赠予的“四世三公”锦袍,正站在邺城城楼上,脚下是跪成一片的曹操军!
“幻象?”武袁绍挥槊击碎身侧的镜子,镜面却化作黑雾重新凝聚。沮授的指尖划过石壁,触到一道凹陷的纹路——正是方才张梁尸体上的虎符形状!他将虎符按入纹路,石阶尽头突然亮起红光,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地底传来:“袁氏血脉,入我阵来……”
---
第三章:双圣守关,血破玄关
地宫深处是一座圆形祭坛,中央悬浮着一具石棺,棺盖上刻满蝌蚪文。祭坛四周分立两尊青铜像:左首是鹤发童颜的南华左慈,手持【松风剑】;右首是白须飘拂的于吉,腰悬【星辰幡】。两人虽为雕像,眼中却泛着幽光,仿佛随时会活过来。
“左慈、于吉……”沮授倒吸一口凉气,“这二人是张角的左右护法,当年随他起事,后来却因争夺《太平要术》反目!”他话音未落,左慈的雕像突然转动脖颈,【松风剑】发出龙吟;于吉的雕像亦抬起右手,【星辰幡】上的星斗开始流转。
“袁氏小儿,敢闯我黄巾圣坛?”左慈的声音震得石屑纷飞,“当年你父袁隗为救少帝,向我等借过三卷《太平要术》。今日,便用你的血来还!”话音未落,他的身影突然虚化,化作万千银针刺向武袁绍!
武袁绍不躲不闪,【虎贲槊】横扫而出。槊风过处,银针纷纷落地,却在触及地面的瞬间化作黑雾,重新凝聚成左慈的模样。沮授见状,将半块虎符按在祭坛边缘,口中念动黄巾咒文:“天公降魔,地母锁魂!”虎符爆发出刺目蓝光,左慈的虚影终于出现破绽——他的胸口处,有一枚与武袁绍【虎贲槊】上相同的虎纹印记!
“是袁氏血脉的共鸣!”武袁绍大喝一声,将【虎贲槊】刺入自己左肩。鲜血溅在石棺上,蝌蚪文突然活了过来,化作金色锁链缠住左慈的双脚。于吉的【星辰幡】剧烈摇晃,祭坛顶部的穹顶裂开,露出漫天星斗——那是张角当年以二十八宿阵封印的“太平方舟”!
---
第四章:太平遗卷,镜破天命
石棺在金光中缓缓开启,露出一卷泛黄的帛书,封皮上“太平要术”四字与张角的血书如出一辙。武袁绍刚要伸手,于吉的雕像突然发出尖啸,【星辰幡】化作千万道星光射向帛书!沮授扑上前,用身体护住帛书,后背被星光灼出焦痕:“主公!快取书!”
武袁绍咬碎舌尖,鲜血喷在帛书上。帛书突然展开,第一页赫然写着:“破镜之法,需袁氏真血为引,以黄巾旧部为媒,开太平方舟,得天命之钥。”第二页则是地图——指向邺城地下,曹操的“挟天子”密室!
“原来如此……”沮授颤抖着指向地图,“曹操的‘汉室正统’是假的!他早知道《太平要术》的秘密,所以才要屠尽黄巾,毁我圣坛!”武袁绍的目光落在帛书最后一页,那里画着一柄与他【虎贲槊】相似的长槊,旁边写着:“得此槊者,可破镜中妖,复汉家天。”
此时,地宫突然剧烈震动。左慈与于吉的雕像同时碎裂,化为漫天青铜屑。石棺中爬出一具干尸,正是张角的遗容——他的双眼突然睁开,瞳孔里竟映出曹操的脸:“袁本初,你以为得了《太平要术》就能赢?你的‘镜’,照见的不过是我留下的……另一个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