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圣安娜修道院的地窖阴冷潮湿,时间仿佛在此凝固。李晴戴着增强现实目镜,手套包裹的手指小心拂过石台上那本布满霉斑和尘埃的皮革笔记。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纸张与湿冷岩石的气息。这是奥托·克兰茨的关门弟子——埃米尔·沃格尔(Emil Vogel)——留下的遗物。笔记扉页,一行褪色的花体德文写着:“技艺的幽灵不寄于形,而栖于形之隙缝。”
INCIB密码学家和艺术史专家团队正紧张地围着全息工作台。笔记本身并非关键,关键是其奇特的装订结构——铜质搭扣并非简单的装饰,其内部隐藏着微缩到极致的齿轮与簧片阵列,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三维物理密码锁!其拓扑结构与李晴从埃里希戒指压痕中逆向还原出的纳米接口惊人地相似,仿佛跨越百年的呼应。
“物理拓扑就是密钥本身,”首席密码学家琳达·陈低语,眼神锐利,“戒指的接口是锁孔,而这个结构…就是制造锁孔的原型模具,或者说,是解读‘幽灵印记’逻辑的终极罗塞塔石碑!”
李晴的目光锁定在搭扣中央一个微小的、凹陷的星形凹槽上。“星形…”她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埃里希在维也纳晚宴上被“神经反向探针”触发时,其异常脑波图谱中某个被标记为“噪音”的、短暂而奇特的几何特征——正是一个扭曲的七芒星!
“把埃里希的异常脑波几何特征,特别是那个七芒星片段,转化为三维物理震动频率模型!”李晴下令,“输入这个物理锁的模拟系统!”
技术员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复杂的算法将脑电波的频率、振幅、相位信息转化为一组精密的、具有空间维度的震动波谱。当这组“神经震动密钥”被导入对搭扣物理锁的模拟环境时——
“咔哒…嗒…咔哒咔哒…”
虚拟环境中,铜质搭扣内部沉睡的微型齿轮组如同被无形的幽灵之手拨动,开始缓慢、精确地啮合、旋转!复杂的簧片阵列随之起伏,奏响一曲尘封百年的机械序曲。几秒钟后,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嗒”声,搭扣中央的星形凹槽底部,一块极其微小的、刻满蚀刻线的水晶片被内部机构轻柔地推出!
“成功了!”地窖内响起压抑的惊呼。
水晶片被纳米级扫描仪读取。蚀刻线并非文字,而是一幅极其复杂的神经信号通路几何图谱!其节点、连接方式、能量流动模式,完全不同于现代神经科学的任何模型,充满了古典的、近乎宗教象征意味的对称与嵌套结构,中心赫然是一个被多重几何光环环绕的七芒星!
“这不是设计图…这是‘钥匙’的‘模因’!”李晴的声音带着洞悉的寒意,“克兰茨和沃格尔留下的‘幽灵印记’,是一种将特定的精神/神经状态固化为物理结构的技艺!埃里希戒指上的接口,就是这种技艺的现代应用。他的异常脑波,源于‘净心剂’深度改造后的神经通路,这本身就是一把‘钥匙’!而这个图谱…”她指向水晶片,“…揭示了所有可能‘适配’这种物理锁的‘钥匙’神经特征模板!特别是这个七芒星核心,它是‘幽灵印记’系统的‘根密钥’!”
第二战场:基金会的“免疫反应”与“渡鸦”
就在修道院取得突破的同时,INCIB对冯·克莱斯特基金会及其“神经暗礁”网络的全球围剿(“清礁行动”)遭遇了猛烈反扑。李晴在维也纳临时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全球态势图闪烁着刺眼的警报。
“他们在‘排异’!”网络行动组负责人声音急促,“‘神经暗礁’主干网启动了自主防御协议‘冥河守卫’!我们刚渗透进去的追踪节点被快速识别、隔离、反向注入逻辑炸弹!攻击源…高度分散,算法极其阴险,利用受害者神经接口的残存算力作为跳板和肉盾!”
屏幕上,代表被INCIB控制的“暗礁”节点的绿色光点,正被代表“冥河守卫”反击的猩红浪潮迅速吞噬、变暗。更触目惊心的是,一些代表受害者的灰色光点,在被猩红浪潮扫过后,其生命体征监控数据瞬间出现剧烈波动!他们在用自己的脑力为攻击者提供掩护!
“他们在拿受害者的神经健康当防火墙!”李晴一拳砸在控制台上,眼中怒火燃烧。这比单纯的杀戮更残忍,是对人性底线的彻底践踏。
金融组的报告同步送达:“基金会关联的离岸空壳网络启动了‘金蝉脱壳’!资金正通过数百个微型加密货币‘灰尘交易’(Dust Transaction)和伪装成艺术品NFT的交易疯狂转移!追踪难度指数级上升!”
然而,在混乱的数据洪流中,一个异常模式被AI捕捉到:所有核心资金和指令的最终流向,都经过一个高度加密的中继节点,其加密签名带着一种独特的、冰冷的数学美感——与修道院水晶片上那个核心七芒星的几何特征高度吻合!
“不是埃里希!”李晴瞬间判断,“埃里希的神经特征我们已有模板。这个签名更…纯粹,更冰冷,没有‘净心剂’残留导致的波动杂音。是另一个人!一个精通‘幽灵印记’神经几何学、且深度掌控‘暗礁’网络核心权限的‘守钥人’!代号——‘渡鸦’(Raven)!”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