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岭,山风呼啸。废弃的国家天文台射电望远镜阵列,巨大的白色天线罩如同沉默的史前巨兽,矗立在荒草萋萋的山巅。老周、张宇和小王站在阵列中央的旧控制室内,灰尘在从破窗透入的光柱中飞舞。空气里弥漫着金属锈蚀和电子元件老化的特有气味。
“维护记录被系统性删除,物理访问痕迹被刻意清理。” 小王敲击着连接在旧服务器端口上的取证设备,屏幕上一片报错的红光,“对方是高手,常规手段找不到东西。”
张宇的目光扫过布满灰尘的控制台,落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固定着一个早已停止工作的旧式环境监测仪,其数据线却额外接驳进一个被灰尘掩盖的、非标准的接口。“查这个监测仪的数据存储单元。” 张宇的声音带着检察官特有的敏锐。
技术员小心拆开监测仪外壳。内部一块本该记录温湿度的基础存储芯片,被替换成了一个更精密的加密模块!模块外壳上,一个微小的蚀刻标志让所有人呼吸一窒:相位锚定!正是“蜂后之巢”服务器里“蜂后”与危暐首次握手的验证指令!
“提取残留数据!” 老周的声音绷紧。
模块被接入高敏设备。没有文件,没有日志,只有一段被无数次覆写后残留的、几乎被噪音淹没的底层电磁波信号碎片。小王启动频谱分析软件,将信号强度放大到极限,滤除杂波。屏幕上,一条极其微弱、却异常纯净的电磁波特征曲线艰难地浮现出来——它并非任何已知的地面通信频段,其波形特征与宇宙深空背景中的某种特定谐波高度吻合!
“深空背景谐波…他们真的在用天文频段进行隐蔽通讯!” 小王的声音带着震撼,“但这段残留…不是通信内容本身,像是…一个长期稳定的信标回波!是‘相位锚定’的接收反馈信号!”
“接收反馈?” 张宇眼神锐利如刀,“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 小王深吸一口气,“这个废弃天文台,不仅是‘蜂后’早期通讯的中继锚点,更可能是一个被动接收点!它在持续接收来自某个遥远信源发出的、同样利用深空谐波伪装的信标信号!这个信源,可能就是‘蜂后’的终极藏身地或者另一个核心节点!这个残留信号,就是那个遥远信源在特定时刻留下的‘指纹’!”
“指纹…” 老周盯着那条微弱的曲线,“能定位信源吗?”
“需要对比国家天文台庞大的深空背景辐射数据库!寻找具有相同独特谐波特征的已知宇宙源!” 小王语速飞快,“但宇宙源距离动辄光年,信号传播时间以年计,其位置对追踪‘蜂后’毫无意义…”
“不!有意义!” 张宇猛地打断,思路如同闪电般贯穿迷雾,“如果‘蜂后’是利用某个真实存在的深空谐波源作为掩护,那么她发出的指令信号,在抵达地球、被这个废弃天文台接收之前,必然也经过了那个遥远的宇宙源附近!信号在传播路径上,会被那个宇宙源的引力场和电磁场所‘污染’,携带上那个宇宙源独有的‘指纹’!我们捕捉到的这个残留信号,就是被‘污染’后的特征!它指向的不是宇宙源本身,而是‘蜂后’信号在抵达地球前最后经过的那个‘驿站’——那个驿站,必然在地球附近,是人造物!”
整个控制室瞬间安静下来。这个推理如同天方夜谭,却又严丝合缝!
“查!” 老周的声音斩钉截铁,“动用所有资源,对比国家天文台数据库,找出所有能产生这种独特谐波干扰特征的已知近地人造天体!卫星、空间站、废弃航天器…一个不漏!”
【达州,军事看守所:加密平板的重量】
林奉超依旧保持着雕塑般的沉默,但眼底深处那潭死水,在得知南山疗养院节点暴露后,已悄然翻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他清楚,那是“蜂后”最后的屏障之一。
一名看守例行检查他的个人物品。那部军方配发的加密平板电脑经过无数次严格检查,确认无异常。看守拿起平板,手指无意中拂过背面冰冷的金属外壳。突然,他感觉外壳边缘靠近充电口的位置,有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凸起!
看守心中一动,用特制的强光手电侧向照射那个区域。微米级的差异显现出来——一小块极其微小的区域,金属色泽有几乎不可见的差异,边缘有纳米级的热熔粘合痕迹!这绝非原厂工艺!
“报告!发现异常!” 看守的声音带着发现猎物的激动。
平板被火速送入最高级别物证检验室。在超精度激光扫描和显微操作下,那块微小的“补丁”被小心剥离。下面,竟隐藏着一个邮票大小的、超薄的多层复合芯片组!芯片结构精密复杂,完全集成在平板原有电路板的夹层中,利用平板自身的能源和通讯模块运行,如同完美的寄生体!
技术专家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尝试激活这块“幽灵芯片”。没有接口,没有指示灯。但当他们使用特定频率的微波脉冲扫描时,芯片内部一个微小的存储器被激活了!里面没有通讯记录,只有一份加密的日志文件——记录着这台平板所有非标准加密通讯的时间戳、信号强度、以及最重要的、信号收发时捕捉到的背景深空谐波频谱快照!这是林奉超私自埋藏的“航行日志”,是他与“蜂后”幽灵通讯的隐形黑匣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