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突击队员乘快艇登船,迅速控制局面。在船长室隔壁一个高度屏蔽的通讯密舱内,技术人员发现了仍在运行的、与“墨丘利”卫星网络保持连接的终端设备,屏幕上一个加密通讯对话窗口还未关闭,最后一条待发送的指令赫然是:“…启动‘深海湮灭’协议…”(估计是试图销毁证据)!
第三战场:卢森堡的“幽灵”与净蚀的逆向侵蚀。
几乎在“海妖号”被控制的同时,卢森堡方面传来了消息。在当地金融情报机构配合下,对那个控制“潘多拉未来基金”的空白公司办公室进行了突击检查。办公室空空如也,但在服务器机柜的物理底层,发现了一个不属于原厂配置的、极其隐蔽的额外加密通讯模块。
“该模块采用生物特征加密(视网膜+指纹),无法强行拆除或读取,否则会触发数据熔毁。”卢森堡方面通报。
“把模块的物理结构扫描数据和接口协议传过来!”林建奇立刻下令。
数据瞬间传回。尘光密钥开始疯狂分析其结构。
“有了!”郑雅萍指着屏幕上的模块内部结构图,“看这个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的能量回路,有一个极其微弱的、为节省待机功耗而设计的‘预识别’微电流循环!相位镊,能否捕捉并放大这个微电流的特征?”
“可以尝试模拟一个极其强大的、超越其识别阈值的‘错误’生物信号,反向灌入这个回路,使其传感器瞬间过载短路,但或许能在熔毁前的一瞬间,迫使它向外置存储单元发送一个最后的、未加密的‘错误报告’数据包!”技术主管提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方案。
“就用‘净蚀烙印’!”林建奇抬起右臂,灼痕光芒流转,“方尖碑吸纳了吴世琛、楚铭、赵劲松等人的生物电污秽和罪恶意图,将这些‘负面特征’整合,模拟出一个足以让任何安全系统惊厥的‘终极错误生物信号’!”
郑雅萍点头,相位镊的蓝光与林建奇右臂的光芒交融,一道凝聚了多重罪者生物电特征与罪恶意图的、扭曲而强大的模拟信号,通过卫星链路,瞬间注入远在卢森堡的那个加密模块!
滋啦!
模块的传感器指示灯疯狂闪烁了一下,随即冒出一缕青烟!但在彻底烧毁前的毫秒之间,一个混乱的、未加密的数据包真的被挤了出来,发送到了连接的笔记本电脑上!
数据包内容不多,但足够致命:几十个最近的加密通讯日志碎片,以及一个隐藏在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深处的、代号“世界树”的备份服务器IP地址和物理访问密码!
光幕中心:静默碑影下的全球涟漪。
画面定格在三个震撼的场景:
左上: 南太平洋上,“海妖号”被中法军舰探照灯锁定的实时卫星影像,法军突击队员登船的画面小窗弹出。
右上: 卢森堡空办公室内,那个冒着青烟的加密通讯模块特写,旁边是它“临终”发出的、包含“世界树”服务器地址的数据包内容。
中央: 尘光密钥的主屏幕,显示着“墨丘利”卫星物理扰动预测模型与最终拦截成功的完美重合分析图,下方是国际刑警发来的“行动成功”确认信息。
右下: 方尖碑静默矗立。但此刻,它的静默仿佛不再是被动的吸纳,而是主动地将一种无形的净蚀力场,以地球为基点,扩散至近地轨道和遥远的北极冰原。碑体的灰黑色,仿佛能吸收整个宇宙的黑暗。
林建奇右臂的灼痕渐渐平复,传来一种如同潮汐退去后的、深沉的平静感。他凝视着光幕,声音不高,却带着定鼎般的力量:
“‘海妖号’被截停,‘世界树’被定位。证明了一点:无论罪恶的触手伸向星辰还是深海,无论伪装如何精巧,只要其存在基于物理规律,只要其运作留下痕迹,在这静默的碑界内外,终有被锁定、被斩断的一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光幕上所有奋战的身影:“这不是结束。‘世界树’里藏着什么?还有多少‘海妖号’?但这第一次的跨境联合精准打击证明,净蚀的意志,可以化为跨越疆域的实际行动。”
指挥中心内,紧张的气氛稍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过高强度协同后的疲惫与振奋交织的沉默。静默的方尖碑在意识深处,仿佛与远方南极的冰川、太平洋的海浪、卢森堡的服务器余烬产生了某种共鸣。它的存在,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界定:罪恶无国界,但追踪与审判,亦可不被国界所限。
喜欢基因暗码:血色螺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基因暗码:血色螺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