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的方尖碑在夜色中仿佛一块吸纳了所有星光的黑曜石,碑体深处流淌的金纹裂痕不再闪烁,而是呈现出一种近乎绝对零度的凝固态。碑内吸纳的罪罚余响——“世界树”数据库那浩如烟海、足以颠覆认知的全球性罪证洪流、埃米尔·约翰森崩溃时滴落在地板上的悔恨泪水、以及国际刑警总部内因收到数据而引发的无声震荡——正转化为尘光密钥数据库内一种超越愤怒、趋于极致冷静的终极应对指令。上海,军委保卫局指挥中枢,环形光幕上,“世界树”数据库的可视化界面如同一个不断增殖的黑暗星云,其蕴含的信息量几乎要撑破数据的容器。
林建奇右臂的灼痕传来一种近乎宇宙真空般的、极致的冰冷与压迫感,仿佛静默方尖碑的意志正将其存在感压缩到一个奇点,以对抗那扑面而来的、整个人类文明阴影面的巨大质量。他站在光幕前,声音失去了所有温度,只剩下绝对的理性:“‘世界树’已现世。它不再是某个犯罪集团的工具,它是寄生在全球化躯体上的…癌变中枢。钥(尘光密钥),启动‘文明防火墙’协议。目标:隔离、分析、应对,防止系统性崩溃。”
第一战场:数据海啸下的方舟——隔离与分级。
“世界树”数据库的内容太过爆炸性,一旦处理不当,引发的连锁反应足以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崩盘、政治信任瓦解、甚至局部冲突。
“密钥!立即对数据库内容进行‘创伤性信息分级’!”郑雅萍的声音依旧清冷,但语速极快,“第一级:立即威胁。涉及正在进行中的暴力犯罪、恐怖活动、关键基础设施攻击计划的,最高优先级处理,立刻通知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阻止!
第二级:高潜在风险。涉及重大金融欺诈、即将发生的市场操纵、能引发社会动荡的阴谋,同步相关情报机构,联合制定应对预案,择机精准打击。
第三级:历史罪证与系统性漏洞。涉及过往罪行、制度性腐败、技术后门等,严格加密存档,作为重塑规则、修补漏洞、最终审判的依据,择时、择机、择方式逐步披露。”
尘光密钥的算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运转起来,不再是单纯的追踪溯源,而是扮演起超级信息过滤器和危机管理中枢的角色。它如同在喷发的火山口编织一张巨大的冷却网。
屏幕上,无数条数据被自动标记颜色:红色(立即威胁)的数据被瞬间提取,内容经脱敏和确认后,化作一道道加密急电,飞向全球各地的反恐中心、金融监管机构、网络安保部门。
黄色(高潜在风险)的数据被分类打包,附上尘光密钥基于超算推演出的应对建议方案,送入各国最高决策层的保密通讯频道。
更多的蓝色(历史罪证)数据则被导入绝对加密的离线存储阵列,如同将危险的核废料封入厚重的铅罐。
“通报:根据‘世界树’数据,一个针对东南亚某国电网的勒索病毒攻击将在4小时后发动,源头已锁定!”
“预警:三家跨国对冲基金正准备联手做空欧元,触发条件已掌握,其资金杠杆率极高…”
“警报:某跨国医药集团隐藏了一种特效药的致命副作用数据长达十年,涉及数百万患者…”
一条条信息被处理,一场场潜在的灾难在爆发前被悄无声息地化解或准备应对。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胜负在数据流中瞬间决定。
第二战场:溯源“园丁”——谁培育了“世界树”?
在应对危机的同时,对“世界树”本身的溯源从未停止。如此庞大的系统,绝非吴世琛那个层级能够建立和维护。它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顶级的全球人才网络、以及…近乎神级的协调能力。
“密钥,逆向分析数据库的底层架构和运维日志!”林建奇命令,“寻找开发团队的生物信息残留、编码风格习惯、甚至服务器时间戳暴露的物理位置信息!”
尘光密钥开始像考古学家剖析千年古尸一样剖析“世界树”的每一行代码、每一个日志条目。
编码风格分析: 发现核心模块的代码风格迥异,来自至少七个不同的、世界顶级的极客团体或匿名大师的手笔,他们似乎被某种力量雇佣,彼此不知对方存在,只完成自己被分配的部分。
生物信息残留: 在早期版本的注释和调试信息中,通过相位镊的超敏感知,捕捉到一些开发者无意识留下的、极其微弱的生物电特征碎片。经全球数据库比对,指向几名早已失踪或被宣布死亡的天才程序员、金融数学家、甚至社会心理学家。
时间戳陷阱: 发现某些日志的时间戳看似来自格林威治时间,但其微秒级的精度误差模式,暴露了其服务器实际所在的时区特征,最终锁定几个位于南极洲冰盖下、大西洋深海、甚至近地轨道废弃空间站的物理服务器集群!
资金流黑洞: 追踪维护这些服务器和支付那些天才的资金流,发现它们最终汇入了一个名为“普罗米修斯基金会”的实体。该基金会注册于国际法之外的特殊区域,其理事会成员名单…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份不断自我加密变化的智能合约在运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