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裹挟着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如汹涌潮水般迅速逼近,刺骨寒风在村庄里横冲直撞,似一头愤怒的猛兽,发出尖锐呼啸。树木在风中瑟瑟发抖,干枯的树枝相互碰撞,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奏响一曲冬日悲歌。然而,幼儿园内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温暖与活力驱散了室外的寒冷。
园方精心筹备“小雪腌萝卜”活动,宽敞的院子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一个个竹匾整齐排列,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竹香,宛如等待孩子们尽情挥洒创意的画板。空气中弥漫着萝卜清甜的气息,与泥土芬芳相互交融,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氛围。
孙玺儿站在竹匾前,宛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工匠,她的眼睛明亮如星,透着专注与灵动。她全神贯注地用竹签将萝卜片按斐波那契数列排列晾晒,每一片萝卜片的位置,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在她眼中,这些萝卜片是一场趣味数学游戏中的关键棋子。
周冬冬在一旁手忙脚乱,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滚落。他一边匆忙堆放萝卜片,一边嘴里不停地嘟囔:“不就是晒萝卜嘛,每天吃的东西,哪有那么多讲究。我看怎么堆都一样能晒干。”不一会儿,一座杂乱无章的萝卜片小山在他面前堆起。
孙玺儿看着周冬冬的“杰作”,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想着:这样晒萝卜,通风肯定不均匀,有的干得快,有的干得慢。趁大家的注意力被其他事情吸引,她像一只敏捷的小松鼠,悄无声息地靠近周冬冬的竹匾,开始用等差数列重新排列萝卜片。
傍晚,王阿婆迈着蹒跚的步伐,缓缓走进院子。当她看到排列得整整齐齐,且暗含数学规律的萝卜片时,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惊讶,嘴巴张得大大的,半晌才惊叹道:“这是谁摆的?这排列得也太规整了,莫不是神仙显灵了!”
老师微笑着走过来,轻轻摸了摸孙玺儿的头,温柔地说:“是咱们玺儿的杰作。大家看,1、3、5、7……这叫奇数列,玺儿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让晒萝卜变得既有趣又有学问。”
小朋友们像一群好奇的小鸭子,立刻围了过来,眼中满是敬佩。周冬冬挠了挠头,脸颊微微泛红,不好意思地问:“玺儿,你脑袋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新奇想法?怎么想到这么好玩的办法?”
孙玺儿眨了眨眼睛,笑着解释:“我从一本有趣的数学书里看到的,这样排列,萝卜片之间的通风更均匀,干得更快,而且晒出来的萝卜干口感会更好哟。”
剪纸课上,彩色纸张在孩子们手中上下翻飞,仿佛一群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孙玺儿的思绪飘回到奶奶纳鞋底时的情景,奶奶熟练的“三针穿孔法”突然给了她灵感。她灵机一动,决定将其转化为正六边形雪花剪纸。她的手指像灵动的精灵,灵活地折叠、裁剪,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充满节奏感。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绝伦的雪花窗花诞生了,每一处线条都散发着几何的美感,仿佛是冬日里最纯洁的雪花化身。
陈大壮像个调皮的小猴子,蹦蹦跳跳地凑过来,好奇地盯着孙玺儿的窗花。突然,他伸出手,“嘶啦”一声,窗花碎成几片。孙玺儿愣住了,原本明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愤怒,她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可就在这时,她发现每片碎纸都保留着对称轴。
陈大壮也惊得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撒腿就往老师办公室跑,一边跑一边喊:“老师,不好啦!孙玺儿给雪花下咒了!我把窗花撕碎,每片居然都还对称!”
老师听后,笑着把大家召集起来,耐心地解释:“这可不是什么咒语,这是几何的奥秘。孙玺儿通过巧妙设计,让窗花无论怎么分割,都能保持对称美。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建筑,比如故宫,就大量运用了对称原理,不仅美观,还体现出庄重与和谐。”
孙玺儿看着陈大壮,认真地说:“以后可不能随便撕别人的作品啦,这里面藏着好多有趣的知识,说不定你认真学,还能创造出更厉害的作品。要是你想学剪纸,我可以教你。”
户外活动时间,土操场上热闹非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仿佛一首欢快的交响乐。孙玺儿用石子摆出二次函数图像,神秘兮兮地对周冬冬说:“冬冬,这可是魔法阵,能预测好多事情哦!”
周冬冬半信半疑,眉毛皱成一个“川”字,疑惑地问:“真的吗?这一堆石子怎么预测?难道它能知道我下一秒要做什么?”
这时,陈大壮像一阵风似的跑过来,一脚踢散了石子。孙玺儿皱了皱眉头,并没有生气,而是像个专业的数学家,蹲在地上,用树枝画出抛物线轨迹:“陈大壮,你看,你踢石子的路线就是这个曲线。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运动,像扔沙包、踢球,都能用数学函数描述。通过这些函数,我们能了解物体运动规律,甚至预测它的落点。比如,知道踢石子的力度和角度,就能算出它能飞多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