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熄灭了,但那台老旧全息投影仪依旧泛着微弱的蓝光。程楠的手指在设备外壳上轻轻摩挲,像是触碰一块沉睡多年的记忆芯片。
“它还在运行。”他低声说。
陈星站在几步之外,没有靠近:“我们该走了。”
“再等一下。”程楠的目光仍停留在投影仪上,那只闭合的眼睛已经消失,只剩下一层淡蓝色的静态噪点,“它不是坏的。”
“你什么意思?”
“它是被设计成这样的。”程楠的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漠,“这不是报废设备,是某种……接口。”
陈星皱起眉头:“你是说,它连接着什么?”
“也许是某个更深层的东西。”程楠拔掉投影仪的电源线,蓝光随之熄灭,“但它曾经连通过。”
他们走出实验楼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只有零星的早班公交缓缓驶过街道。
“接下来呢?”陈星问。
“训练。”程楠的回答简洁有力,“我们要让未来的人,学会怎么听懂它。”
3020年,“黎明之锤”基地地下训练中心。
金属门打开的瞬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汗水、机油和高压电离后的焦味。这里是士兵们进行模拟战斗的核心区域,也是凌霜选定的第一阶段训练场。
她站在观察窗后,看着一队刚完成高强度演练的战士从虚拟战场中脱出。他们的头盔还没摘下,呼吸沉重,眼神却异常专注。
“你们的表现不错。”她走进训练区,声音清晰而坚定,“但还不够。”
人群中有人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但没人反驳。
“敌人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凌霜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必须一次就做到最好。”
她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一组数据图表:“这是过去三周的训练反馈——平均反应延迟降低17%,战术协同度提升22%,但面对突发情况的决策失误率仍然偏高。”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所有人:“我们需要更快,更强,更精准。”
一名年轻的军官忍不住开口:“长官,我们已经连续训练了十七小时,系统负荷也快到极限了。”
“我知道。”凌霜点头,“但我们的对手可能比我们还清醒。”
她按下确认键,训练区的灯光骤然变暗,全息投影启动,一个复杂的战场模型浮现在空中:废墟、高空风力干扰、多重敌情预警。
“这次任务只有一个目标。”她的声音低沉而清晰,“生存,并反击。”
士兵们彼此对视一眼,没有人再说话。他们知道,真正的训练才刚刚开始。
现实线,科技学院。
女娲的声音在程楠耳边响起:“连接请求已建立。”
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正在接入“黎明之锤”指挥终端】
几秒钟后,画面稳定下来,凌霜的身影出现在屏幕另一端。
“你那边准备好了?”她问。
“差不多。”程楠坐在主控台前,身旁是陈星,“我这边整理了一些新的战术模型,可以导入你们的模拟系统。”
“请发送。”凌霜点头。
数据流开始传输,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三维结构图与行为路径推演。
“这些是什么?”一名军官皱眉看着突然出现的陌生模块。
“是我们还没有遇到的战斗方式。”凌霜解释,“它们来自另一个时间点,但可能是未来的答案。”
“这太抽象了。”有人提出质疑,“我们连现有的敌人还没搞清楚。”
“那就从理解开始。”程楠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你们不是要击败敌人,而是要先学会像他们一样思考。”
沉默片刻后,凌霜补充道:“如果我们不能预判他们的行动,就只能被动挨打。”
她调出一段模拟演示,屏幕上出现两个并行的战斗场景:一边是当前部队的标准应对模式,另一边则是程楠提供的新模型。
“看清楚了。”她说,“这是两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情况下,部队在遭遇突袭后迅速溃散;第二种则展现出极高的适应性,在敌方变化节奏的同时调整阵型,最终完成反包围。
“这就是差别。”凌霜转身面对众人,“你们可以选择继续用旧方法,也可以选择学习新东西。”
没人再说话。
“开始整合。”她下令。
训练持续了一整夜。
模拟系统不断调整参数,士兵们一次次进入虚拟战场,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接近真实。有人倒下了,但很快爬起来继续;有人犯了错,但也学会了如何修正。
凌晨四点,最后一轮对抗结束。
“报告。”技术员查看完统计数据,“整体表现超出预期,战术响应速度提高28%,错误决策减少41%。”
凌霜站在控制台前,望着屏幕上那一串数字,嘴角微微扬起。
“很好。”她说,“但这只是开始。”
她转头看向窗外,外面的天空依然漆黑,但晨曦已经在地平线上悄然酝酿。
她不知道敌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何时会来。
但她知道一件事:当那一刻真正到来时,至少,他们会准备好。
她走向训练区,看到一群疲惫但眼神明亮的士兵正围在一起讨论刚才的战斗细节。
“下次我会更快一点。”有人笑着说。
“别忘了掩护侧翼。”另一个人回应。
凌霜停下脚步,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第一次涌起一丝希望。
也许,他们真的能赢。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下一个训练模块。
“准备下一轮。”她命令道。
金属门再次打开,热浪迎面扑来。
这一次,没有人退缩。
喜欢时空回响:程楠的千年棋局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时空回响:程楠的千年棋局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